王振峰:楼市“杂音”繁多 调控的“拳头”需握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10: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楼市“蔫”了,房地产市场的“冬日”已经来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0.41,创造了2009年9月以来连续25个月的最低点。另据媒体报导,在各地房价松动之下,许多购房者持币观望,北京楼市的成交清淡已到极点。11月上半月,偌大的京城商品房住宅项目签约量为零。
同时,在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上海房地产市场,随着绿地、中海、龙湖、长甲降价之后,更多的开发商开始加入降价行列,“降价潮”蔓延至市中心楼盘。海南的楼市更是“黑云压城”,千亿炒房资金被深度套牢。
一系列的现象表明,当前房价呈下行趋势已成不争的事实。虽然这是房地产持续调控得来不易的成果,但如果按民众承受能力和商品真实价值来衡量,当前房价与广大民众心目中期冀的“合理价格”仍相差甚远,“促进房价合理调整”的政府房控预期目标还尚未达到。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不能被市场上各种形形色色的“杂音”所动摇。
1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首次针对中国金融部门的正式评估报告——“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这份报告散布“警示中国面临房价下跌、贷款恶化等风险”的论调,把对于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争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风口浪尖之上。连同某位专家所持的“房价下跌将有86%家庭不高兴”的言论,还有不少开发商“先死银行,才会是地产商”的舆论攻势,这种种论调使得公众产生了某种错觉或疑惑:中央调控房价,我们的“86%家庭”、银行、地方政府、财税部门到底高不高兴?“房价回归合理价格”的愿望是否能成真?解决住房问题,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该伸向何方?
最近,上海金融学院温建宁博士等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的观点。他们认为,应该创造条件促使房地产行业从国民经济支柱地位退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虽然认为房价短期内大跌绝非中国经济的福音,但在10月29日的汇丰财富论坛上也表示,中国经济靠卖土地、靠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的发展模式已经过去了,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业上。
针对“去房地产化”,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曾表达过不同观点。他说,从中国来看,起码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住房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支柱产业,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他还表示,有人说发达国家不一定都拿住房作为支柱产业,有一些人甚至提出,中国的经济要去房地产化。他个人不敢认同,因为发达国家居民的住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人口增长也很慢,有的甚至是负增长,所以住房相应的重要性就体现不出来了。
确实,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它对于拉动经济、解决就业、促进消费等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住房包含两大属性,一个是居住需求,另一个是投资需求。与以往调控通过加大购买成本来抑制购房需求不同,今年7月份以来,中央楼市调控在着力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给的同时,又以限购、限价令的方式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实质上就是运用政策、金融等手段促使房地产向满足公众居住需求的功能转变。
应当说,抑制高房价、促进房价合理调整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需求。但笔者实在不明白的是,包括一些外媒和一些专家学者在内,他们无视中国国情和民众呼声,把自己的倾向妄加在公众头上,他们的公信力何在?难道真的可以“动眼皮”观察,“动头皮”思考,然后就在公开场合“动嘴皮”胡扯吗?
总之,抽取寄附在楼市身上的“病毒”,排挤出房地产“泡沫”,让中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情牵民众的“住房梦”才有盼头,而中国经济也会有更加坚实的健康体魄。(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