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危机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契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01:2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夏心愉

  世界是平的。

  当地球另一边的欧元区身陷债务危机,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制约;但是,换一个视角,不少专家却发现,当美元、欧元正在遭遇信用危机,人民币或许会因此获得加速国际化的契机。

  这一契机从何而来又该怎样解读?展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是什么?人民币又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国际储备货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人民币国际化势不可挡

  “欧债危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个机会。”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势不可挡的,如果中国参与欧债救援,人民币国际化速度也将加快。

  袁钢明在和讯与亚洲外汇网主办的2011外汇市场高峰论坛上指出,有三大原因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势不可挡”:第一,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迅猛,GDP和国际收支均为世界第二;第二,人民币稳定持续的升值将推动国际化;第三,中国位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将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袁钢明表示,巨额外储“意味着最终人民币会换成美元走出去”。

  亚洲外汇网分析师章大卫昨日告诉本报,欧债危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联动作用是:欧债危机的不断深化将提升环球避险情绪,市场对金融避险工具、避险资产的需求也将不断提升;与之“不协调”的是,欧元以及长期作为避险货币的美元,因债务危机影响而遭遇信任危机,这将倒逼市场寻求新的避险品种。章大卫认为,在此寰球局势下,依托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币持续升值具有一定避险作用,因此也使其外部市场需求增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于16日一场论坛上也表示,欧债危机也许是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机会。《金融时报》援引方星海观点称,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在推进,但是速度并不快,而方星海指出这一速度应该“越快越好”,否则中国可能像日本那样失去货币国际化机会。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美联储原经济学家周春生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却并不认为欧美债务危机会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显著影响,他指出,美国的政治军事力量及创新(知识产权)能力保障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元仍将是未来国际上的主要储备货币。章大卫也表示,人民币远没到有准备成为储备货币的阶段。

  国际化的六条路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教授巴里·埃森格林在著作中提及,未来国际市场可能发展为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货币体系中,美元、欧元、人民币将在竞争中共存。人民币要通过怎样的路径才能从目前的状态发展至这一目标呢?

  袁钢明为人民币国际化指出了六条路径。

  从货币属性来看,人民币可从贸易结算货币发展为金融投资货币,进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在使用范围上,人民币可从主要被周边国家使用(旅游、边贸等),发展为被东南亚国家广泛使用,进而成为区域化货币,最终成为国际化货币。

  此外,人民币目前仅有香港一个离岸市场,袁钢明预计,未来人民币将形成多地离岸市场,最后建立人民币国际市场;而这也要求人民币在升值的路径上保持币值稳定,使各个国家愿意持有,“当持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人民币就会变成越来越主要的货币,最终成为国际化货币”。

  在可兑换性方面,人民币将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发展到资本项目可兑换,最后变成完全可兑换的自由流动货币;最后,在货币互换路径方面,我国正逐步增加货币互换国家,进而使人民币可以“多边互换”,逐步演变为他国储备货币,最后形成国际货币地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