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贪婪无止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9 01:3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扬韬

  市场中的投资者形形色色,各类机构也不胜枚举,如果要一一研究他们的行为模式,难免挂一漏万,而且也根本不可能穷尽所有类型的机构行为模式。比如,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行为就存在显著差异,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的操作手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研究行为金融,就得找一条捷径,能用原则的原理去推断不同机构的行为。什么原则呢?就是人性无差异。而人性决定人的行为。

  人性是人的共同心理特征。在股市中,投资者的人性主要体现为三方面:贪婪、恐惧和懒惰。

  贪婪源于人的生存需求。与其他动物不同,人擅长收集、收藏,这使得人所占有的资源往往远远大于别的动物,这就是其贪婪的天性。对任何人而言,生存不过是一天吃三顿饭、睡一次觉、做一点事情而已。维持生存的条件并不太高。但人类社会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积极钻营,要获取更多财富。最典型的就是每年一度的各类富豪榜成为市井津津乐道的话题。想一下,世界首富的财产超过700亿美元,中国首富财产超过600亿元人民币。这些钱,足以供给其本人及后代数百年无忧无虑地生存了。但财富拥有者未曾有片刻放弃财富增长的想法。富了还想更富,首富还想更上层楼,何况普罗大众!

  所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股市的投资者奔着赚钱的目标而来,其贪婪之心,远甚于他人。也正因为如此,股市时时刻刻都充满着贪婪的气息。几乎每一秒钟,市场上的交易都能体现出贪婪的本质来。弄懂投资者贪婪的天性及其外在表现,就能够为我们战胜市场奠定基础。

  股市中,贪婪会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是异常明显的追涨效应。比如,沪深300成份股在2005年6月的底部出现前,每周成交量只有200亿元,相当于每个交易日平均才40亿元,当时的指数只有800点。一年后,指数涨到1300点附近, 每周成交量增长到2000亿元,10倍于此前底部的量。何以故?就是底部时期买股票的不多,交易不活跃,但当股市涨起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交易量才会骤然增大。又过了一年,到2007年6月,指数涨到4000点附近,相当于所有股票平均价格比底部上涨4倍了,而周成交量却高达9600亿元!这正是贪婪让人疯狂!股市便在成交最大的时候出现了阶段性顶部。天量见天价,即由此而来。

  追涨,永恒的追涨,恰恰是股市的最大魅力所在。以前坐庄炒股的人,深谙散户的追涨特征,所以总是营造各种图形、走势,制造突破迹象,吸引散户跟风,当散户大规模追涨的时候,庄家悄然出货离场。1994年,界龙实业的庄家就曾创造了一个半月内天天收阳线持续35个交易日的神话,并在暴跌放量后顺利逃出。

  追涨,是贪婪的体现。贪婪,是人的共性。所以,股市中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机构,都有强烈的追涨冲动!试想,一只股票,今日涨10%,明日涨10%,后日还是涨10%,会吸引多少人的眼光,会有多少人梦想着抓住下一个10%啊。所以,只有上涨的股票,才有人气,才有资金去追逐,才有热点被挖掘。而市场中各类分析师研究员的全部努力,不过是为了寻找上涨背后的故事而已。

  那么,要在股市赚钱,要想战胜市场,怎么可以放弃对上涨股票的关注!要想保持长久的胜绩,又怎么能不去研究何时退出而不是追涨!如何把握战机?成交量和价格联合起来研究,应该是有效的吧。这便是技术分析派始终能有立足之地的原因。对行为金融者来说,研究价格涨跌的趋势和成交量波动的规律,要找的不只是背后的故事,而是背后的人的行为。要知道他们为什么买,为什么卖,为什么此时买,为什么此时卖,如此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进退有度。

  其次,是股市的跟风效应。所谓跟风,是指某一个热点一旦形成,会有大量资金追逐相近板块。比如,11月14日,有消息称国内相关部委要求各地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购、不限行,引发市场对电动汽车板块的追逐。奥特迅因为有充电桩题材,开盘后瞬间被封死涨停,市场立即闻风起舞,生产电动汽车的比亚迪也很快涨停,紧跟着,生产电池的企业、生产电池原料的企业纷纷大涨。这就是跟风效应。如果你没法买进封死涨停的个股,则相关类股仍然存在很多机会。第二天,奥特迅开盘即被死死封住涨停,这就是追涨效应发挥作用。最早参与的资金乐见其成,在第三天逢高派发,奥特迅一举创下历史天量。在这个最高量处买进的人,只能暂时品尝套牢的滋味(两天跌去7%),而参与其他股票炒作的人,则可以借机全面出货,一次短线的炒作由此宣告结束。

  最先的跟风者是什么人?是市场的先知先觉者。他们虽然获得信息的时间有滞后,反应也相对迟缓,但相比绝大多数散户而言,他们已经算是超群绝伦的短线高手了。他们善于抓住短线的市场信息,捕捉市场热点,并据此分析这种热点会向何处演化,然后快速介入,再迅速拉高股价,让散户来追涨。与普通散户相比,他们的最大优势并不是资金大,而是勤于做功课,并在短时间内做出投资决策且予以实施。

  而散户呢?信息不畅是其致命伤。获得信息后,头脑反应不够快捷,又是一个弊端。等反应过来,往往股价早已飙升,决策难做,追涨不易。等到市场追涨风气形成再去买进,已经是后知后觉者,往往变成了被大户收割的韭菜。所以,与超级大户比跟风,比追涨,是绝大多数散户亏损的主因。

  行为金融的研究,能让我们相对游刃有余。如果你是反应快速的人,你可以预料到后来者的行为。如果你是反应迟钝的,可以预料到热点能否持续,从而在跟风追涨效应过后的冷却期从容买进。学一点行为金融学,能让自己回避掉普通投资者的缺陷,何乐而不为呢?

  人性的贪婪,在市场中还有其他种种表现,这里不再去一一列举。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明晓投资者的贪婪本性,也要明晓市场其他参与主体的贪婪本性,要清楚地知道市场中的所有人,都贪婪地想多赚钱、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既然如此,就不要天真地把市场想象成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的场所,而应该将自己所接触到的每一部分信息都做出处理,看看信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黑洞。如此,洞悉市场现象,挖掘背后秘密,才能让自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插图/苏益

  (作者为职业投资者,经济学博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