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东方电气:从“三线”到“一流”的嬗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4:06 来源: 经济日报

  偏踞一隅却胸怀全球,身处“三线”却梦想“一流”。

  在我国西部有这样一家企业,从1958年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起家,后因国家“三线”战略建设需要更名为东方电机厂,虽然在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受重创,但今天依然动力十足。这就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东方电气集团发电设备产量37046.3兆瓦,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昔日的“三线”企业,如何跃升为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为了梦想,他们如何拼搏?

  从“一股”独大转为“六电”并举

  圆圆的机头,长长的机舱,11月11日,3兆瓦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四川德阳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顺利下线。

  “此次下线的3兆瓦风电机组风轮采用IEC 61400最新标准,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标志着东方电气在风电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家福说。

  从最初的德阳生产基地,到如今的天津基地、通辽基地、酒泉基地、呼伦贝尔基地,今天的东方电气已经形成以德阳为中心、辐射全国主要风电资源地的5大生产基地。

  在很多人看来,火电才是东方电气的主业,风电为何异军突起?“战略制胜。”东方电气集团副总经理黄伟介绍说,2004年随着《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低碳经济愈行愈近。而彼时的东方电气,还是火电装备一股独大,占据了当年新增订单的70%以上。

  显然,这样的格局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纵观世界一流企业,无不是在专一做好主业的同时,围绕主业实行多元化。”黄伟认为,正是“东方人特殊的危机感”,再加上“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火电需求最旺盛的时候,加快了从火电一股独大向火电、水电、核电、燃机、风电并举的战略转型步伐。

  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大力拓展风电、核电、煤气化等新兴能源和清洁环保品市场,东方电气集团获得稳健发展。今天,东方电气的火电份额已经由2005年的70%下降至45%,而风电、核电则分别上升至16%至17%。东方电气集团总裁温枢刚表示,“十二五”时期,东方电气将继续实施多电并举的发展战略,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坚持发展绿色能源产业。

  在“对标”中找差距

  在东方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智能装备和控制技术研究所,记者见到了一台在工件表面自由移动的机器。

  “这只是一个原理样机,我们正在为适应大型钢焊接的需要专门研发机器人。”桂仲成博士告诉记者,由于汽轮机存在很多异面,传统的机器人只能从事简单的焊接,人工焊接很难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迫切需要新的能自由移动的机器人来替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就不得不在技术转让等方面把很大部分利润拱手让人。”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院长王为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与三菱、通用电气、阿尔斯通等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中,能明显发现我们的差距,尤其在自主创新上。”

  表面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背后则是一个庞大的研发和管理体系。正是看清楚了这一深层次的问题,2007年,东方电气集团以中央研究院为核心,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能源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为共同平台,建立了13个研究所和1个设计所,基本形成了覆盖全集团、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实力的提升增强了东方电气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水电产品生产为例,今天在大型水轮机自主研发和设计方面,东方电气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其中三峡右岸机组和溪洛渡机组水力设计性能指标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巴西杰瑞75兆瓦贯流机组项目转轮通过第三方模型试验验收。这一系列技术成果不仅见证着东方电气自主创新的实力,也正在成为东方电气向前奔跑的动力。

  把“小红旗”插在发达国家

  “真是很对不起,刚才去谈老挝项目一揽子合同去了。”见到东方电气集团国际合作公司总经理罗志刚时,他比预定的时间晚到了半小时。

  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一定是国际化的公司。罗志刚说,虽然东方电气总部位于中国西部四川,但我们从不缺乏世界眼光。

  “即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2009年,东方电气集团出口订货合同仍然超过了21亿美元。”罗志刚分析认为,这一方面受益于国际市场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电力设备仍有不少需求;另一方面则在于东方电气产品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与一般的消费品出口不同,发电设备对售后的安装、维修、服务要求也很高。“如果没有配套服务跟上,就很难得到客户认可。”罗志刚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东方电气已在很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在国外信誉良好。

  在罗志刚办公室的一面墙上,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因插满红色的小旗而格外醒目。“现在这些红旗大都在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小红旗插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到那时我们离世界一流就不远了。”罗志刚对此充满期待。

  蹲点采访即将结束时,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一再表示:“对东方电气来讲,‘十二五’完成多少营业收入,完成多少发电设备产量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培育创新能力,构建技术、管理创新体系,全面培养我们的研发队伍和管理队伍,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重大技术装备集团持续迈进。”在记者看来,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它将引领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蹲点感言

  让创新引领未来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世界一流企业?这是记者在蹲点调研中求解的问题,也是向采访对象问得最多的问题。但上到高管,下到工人,东方电气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是世界一流,相反,他们认为自己离世界一流差得很远。因此,他们希望追赶,他们渴望超越。

  对于一个曾经的“三线”企业来说,能有如此多的创新成果殊为不易。然而,就世界一流企业而言,创新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某项技术、产品的研发,更是一种能够对行业未来的引领。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包括东方电气在内的当前我国企业在迈向世界一流过程中所需要培育的必备气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