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统一债券如箭在弦未到穷途末路中国或出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8: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表示,欧盟委员会将于11月23日公布一份文件,提出有关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的建议。
据了解,目前欧盟委员会就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提出三种可行性方案,第一,成员国承担共同及分责担保,这意味着欧元区国家不仅共同发行债券,而且互相负责;第二,满足一定门槛的成员国承担共同以及分责担保,比如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60%以上的国家应当对自己的债务负责;第三,各成员国承担分责担保,这种方案将为欧元债券市场提供更好的流动性以及透明性。
近一周,虽然意大利、希腊两国新政府顺利进行了交接,但这对于市场的提振作用十分有限,业内人士普遍质疑以经济学家担纲领导人恐难带领欧元区冲出困局。目前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再度攀升至7%以上,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核心国家国债收益率也纷纷攀升,欧债危机大有持续蔓延之势,而目前市场依然没有看到一个有效措施出台。
欧元区内部各国的矛盾重重,似乎使欧元区统一债券成了目前摆脱债务困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欧洲央行发债救市的意愿能否得到切实执行?又能否真正救得了欧元区?
前提
发行统一债券必须辅以财政纪律组合拳
欧盟绿皮书认为,发行欧元债券将“有助于迅速缓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并“加强欧元区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越来越多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认为,发行欧元债券是化解欧债危机一种比较好的方案,甚至可能是唯一方案。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欧元区统一债券不是灵丹妙药,但若设计合理也能加强欧元区稳定,欧元区统一债券只有在欧元区管理整合到位后才能水到渠成地实施。”
“欧洲央行能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当然好。至少这表明欧洲央行愿意以自己的信用为担保、承担一份欧元区内中央性金融稳定器的职责。”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蔡红谈到,在欧债危机的非常时期,这一举措对于筹措救助资金、明确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信心是有好处的。但是欧元区统一债券的发行必须配合严格的财政纪律、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等组合拳才能长期有效。否则只会鼓励南欧国家延续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导致欧洲央行永远为其买单。
意大利新总理马里奥·蒙蒂从经济学家的角度肯定了欧洲央行发行欧元债券的想法。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表示反对欧洲央行购买债券,除德国外,包括荷兰与奥地利等国也质疑欧央行大举买债的行动。这样的现状正说明了,由于欧元区各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对接,财政政策统一没有完全实现,发债推行的难度。
针对这个局面,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分析道,面对问题的国家用发债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国家不见得会赞同。毕竟每个国家存在独立性,高负债不是靠资金可以救助的。结构和制度有问题,什么形式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欧央行正考虑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贷款的方式“曲线救国”,资金将被IMF用于为欧元区高负债成员提供金融援助。德意志银行策略师雷德称:“假如没有欧央行积极行动,不知道除大规模主权违约,欧元区还会出现什么情形。”
阻力
寻求意见统一法德态度是关键
为什么发行欧元债券的最大阻力会来自德国和法国?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德法两国是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良好,信用评级均为最优的AAA级,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如果发行欧元债券,意味着他们要和希腊、意大利等国“分摊”信用,将面临融资成本增加的形势,一旦这些国家再发生债务危机,被绑在欧元债券这条船上的德法两国更难以脱身。
“我们需要不同的利率来提供可能的刺激和制裁来维护财政稳定。”11月18日,德国财政部长硕伊布勒在欧洲银行业大会上曾表示,欧洲央行不应为解决危机负责。
分析人士称相比发行欧洲统一债券,默克尔和萨科齐近期的会晤更有可能重申更大的财政和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欧盟文件指出,由于欧盟《里斯本条约》第125条规定了“不救助义务”,即欧盟及其成员国没有责任和义务为成员国负担公共债务,因此发行欧元区债券的设想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案中提到的“成员国承担共同及分责担保”均需对《里斯本条约》进行修改。
针对《里斯本条约》问题,比利时前首相居伊·伏思达强调,在现在欧盟条约框架内,欧盟仍有可能采取措施来应对危机。据悉,欧盟有可能在12月9日举行的首脑会议上讨论修改《里斯本条约》的问题。
看来难以实现统一财政政策目标成了欧元区意见不统一的最大顽疾。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蔡红分析,首先,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制度缺陷。欧债危机爆发前,欧盟在财政纪律方面有律无罚,成员国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地举债。《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成员国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60%。但是,没有关于成员国违反财政纪律的罚则。这样《公约》对成员国的约束就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受成员国法律所限,无法及时救助导致危机发酵。蔡红举例,救助欧元的关键在德国。根据德国法律,德国政府不能对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债务提供救助,只有在出现他国债务危机危及到欧元的紧急情况时,德国才能向其他国家提供双边的政府间救助。德国直到最后一刻才同意救助希腊,除了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及选民在这个问题上未达成共识这一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制于德国法律的“时机未到”。
正如《纽约时报》近期评论的那样,由于二战后的努力,联合国是最早建立的稳定的跨国组织,于是欧盟也一直试图在经济和法律层面上建立一个没有语言、文化、历史隔阂的稳定的社会基础。可惜的是,欧洲各国的文化背景、语言、历史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一体化的过程本身是不透明的,让欧洲各国领导人们坐下来商讨出同一结果、不犯错误简直是太难了。
焦点
欧元区还没到穷途末路 中国或可买入债券
早在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就说:“欧元区肯定会遇到大麻烦,因为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语言,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流动性很差,而且他们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他甚至认为,欧元是短命的。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认为这并不足以说明欧元区到了“穷途末路”。
首先,放弃欧元的政治成本难以估量。放弃欧元无疑会对欧洲一体化产出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没有一个政治家拥有“叫停”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胆量。
其次,欧元的经济成就不容低估。欧元的问世不仅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且还减少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长期利率,实现了价格的相对稳定,从而为维系宏观经济稳定创造了条件。这一切都是非常有利于欧洲经济的。
第三,希腊债务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尚不足以将欧元送入地狱。这并不意味着欧元的生存能力就荡然无存了。事实表明,正是由于欧元的存在,欧盟才进一步强化了同舟共济、克服危机的决心。
针对中国可否买入欧元区债券的问题,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戴炳然对记者说,欧元区应该是有能力自救的,欧盟可以发行欧元区债券来吸引其他国家的援助。中国在欧元区债券上投资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一味要求中国购买一个国家的债券,比如目前信用情况最糟的希腊,就无法给中国定心丸。
戴炳然说:“如果以欧元区为担保发行债券,中国应该是愿意伸出援手的。而且,如果真要购买债券的话,从欧债与美债的对比来看,我认为中国购买欧债会比美债好一些。”
●南方日报记者 谢梦 实习生 周兰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