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票据信托 银行信贷规模腾挪有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4 03:1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卢先兵
信贷规模受限,票据业务监管持续高压,催生出新的逃避规模的隐秘通道。
“票据信托现在非常火,并且许多都是单一类的资金信托计划,信息并不对外公布。”11月23日,某信托公司华南业务管理人士对记者称,其所在的公司累积的票据信托量已达到较大规模。
当日,西安信托成立“安益27号金融票据权益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安益16号金融票据权益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各募集资金9564万元、5721万元。该信托公司自10月中旬开始从事票据信托,一发不可收拾。
用益信托网统计,截至11月1日,有公开信息的票据信托共发行174笔,利率在6%-9%之间。但多名信托业内人士指出,实际笔数和规模应远高于此。
“监管层禁止银行发行票据理财产品后,银行只有绕道信托公司发行票据信托计划,实质还是逃避信贷规模,腾出票据融资额度。”某国有大行人士直言。不过,隐秘化之后,实际规模和风险更难把控。
票据信托火热
据用益信托网最新统计,11月20日当周共成立53款集合信托产品,规模约39.32亿元。从产品的投资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共成立25款产品,规模为16.91亿元,占比达43%,具体投向包括票据资产、金融机构股权收益权、信托收益权以及证券市场,其中6款投向票据资产。
某国有大行深圳分行相关人士称,票据信托开始红火,主要是因为实体企业有旺盛的资金需求,信托公司的业务亦可趁机做大。
表现突出者之一是西安信托。记者梳理该公司网站信息发现,10月12日,西安信托开始涉足票据信托,成立了“安益金融票据权益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号-5号,募集资金2.82亿元。这批信托计划的资金用于受让企业所持未贴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收益权,所投资票据收益权实现回收资金可进行循环再投资。期限为3年,预期年化收益率7.7%。
此后,西安信托加快步伐发行票据信托,“安益”系列已发行到25号,此外还有“浦安”、“聚金”、“稳信”、“宝盈”、“票票盈”、“摩山”等多种系列推出,预期收益率最高达8%(一年期)。
根据用益信托网的统计,截至11月1日,有公开信息披露,参与票据信托发行者已有西安信托、粤财信托、吉林信托、华能信托、外贸信托5家,共发行此类信托174笔。涉及到的合作银行包括建行、工行、浦发、中信、华夏、招行等。
用益信托网胡守维称,自2004年6月,福建联华国际信托公司和光大银行联手推出了国内首个票据理财信托计划,“阳光理财T计划第一期”,票据信托业务便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此后三年,票据信托产品并不多见,直到今年票据信托业务才真正发展。
“由于信托理财市场的信息披露不完整,实际笔数远不止于此。”胡守维表示。因信托公司对单一类信托业务信息披露较少,相关数据难以取得,此统计仅对集合类票据信托业务进行统计,不包括单一类票据信托业务。
前述信托公司华南业务管理人士坦承,单一类票据信托计划发行较多,一单起码5亿元,具体规模不便透露。该公司与大行和主要股份行都有合作,一是为银行腾挪信贷规模,二是自身赚取部分收益。
绕规模风险
为何票据信托业务在此时开始勃兴?
“这主要与监管环境和票据贴现利率升高有关。”前述信托公司管理人士说,今年以来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票据贴现利率最高超过15%。银行和信托公司联手,如以6%-8%的成本发行票据信托,对投资者有吸引力,发行机构利差空间也较大。
不过,此类业务一般都是银行找资金和客户,收益绝大部分归银行,信托公司只得0.3%-0.6%的“通道费”。
市场逐利,但票据信托沦为放大贷款规模的工具,表外票据资产的风险不容忽视。
有国有大行管理人士对记者估测,票据贴现业务中或隐含2万亿元的融资信贷风险。
早在今年7月,中国银监会就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票据业务检查,重点检查金融机构是否通过票据贴现逃避信贷规模等,并严禁从事或参与以规避信贷规模为目的的票据买卖行为。银行发行的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也被监管层点名批评,禁止发行,票据信托此种“变通”品种由此盛行。
沪上一银行人士透露,为逃避监管,票据信托模式更趋复杂化,其中一种模式是,A银行信贷部门将票据卖给B银行,B银行资金部或金融市场部将票据卖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票据包装成理财产品卖给A银行,资金和客户都是A银行的,如此完成循环。
“A银行一般是大行,被监管盯得紧,不敢直接与信托公司合作绕规模,B银行是中小银行,承担的合规风险最大。”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此类业务的监管尚是空白,快到年底,如果监管不力,票据信托量快速上升,其累积的风险将难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