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宽松波”呈蔓延之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4 05:32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张新雄
本月初,欧洲宣布降息,美国的零利率政策将保持到2013年中期之前,QE3(第三轮量化宽松)呼之欲出,而澳大利亚、巴西、印尼等新兴国家也下调利率保驾经济。专家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
11月3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 25个基点,至1.25%。这是欧元区两年多来首次降息。
此前的两三个月,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已宣布降息,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继续维持超低利率。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日本经济增速缓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全球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是否已开始?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降息的国家?
“宽松阵营”在扩大
欧债危机没完没了,美国经济持续疲弱、新兴市场增长乏力。诸多不好的消息或许都在迫使全球各大央行重启降息周期,且多种迹象正在证实这一论断。
10月25日,印度央行暗示经济增长降温将迫使其终止加息周期;巴西央行连续两个月宣布降息;印尼等新兴市场央行早已开启了宽松的大门。本月初,一直以来被视作“加息先锋”的澳大利亚央行时隔两年再度启动降息。
澳大利亚央行1日宣布,将该国基准利率下调 25个基点至4.5%,为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度降息。
3日,欧洲央行意外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边际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00%;边际存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50%,从11月9日开始生效。作为新任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端出了疯狂的“首秀”。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陈和午表示,欧洲已宣布降息,美国的零利率政策将保持到2013年中期之前,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是呼之欲出,而澳大利亚、巴西、印尼等新兴国家也下调利率保驾经济。从目前的情况看,此轮“宽松波”有蔓延之势。可以预计,还将有一些国家会加入到宽松的阵营当中,全球紧缩政策可能到头,将逐渐走向稳健乃至宽松。
陈和午强调,此轮宽松政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宽松不可同日而语——不论是发达国家的政府财力,还是它们本已很低的利率(美国为零利率,欧元区基准利率为1.25%),都决定了继续宽松的手段有限,在历时两年多的量化宽松基础上再扩大宽松的效果也较有限。
降息背后有“苦衷”
利率调整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鼓励金融炒家借钱炒作促进股市繁荣,导致该国货币贬值,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推动通货膨胀,使经济逐渐过热。
澳洲央行在1日发布的声明中说,贸易表现已反映出欧洲经济活动大幅放缓的影响。宣布降息主要是考虑到国内通胀数据开始回落,而欧债危机也正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威胁。更为中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温和通胀之间的平衡。
在分析欧元区加息的原因时,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叶学平说,欧盟是世界上的最大经济体,希腊债务危机“一波三折”,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这些对市场信心和资本市场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一直没有恢复,下行风险一直都在。欧元区加息,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再不刺激,会产生更大问题”。
陈和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欧洲央行意外宣布降息25个基点,可视为新任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加息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恶化和欧元区的经济衰退,缓解信贷市场的紧缩局面,力求给低迷的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稳定日渐颓势的市场信心。
采访中,多名专家表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重启降息通道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忧虑经济复苏势头的放缓。在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债务危机扩大化和国际经济前景恶化的态势下,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明显升温,这一目标已替代了过去一直担忧的全球货币放水下的高通胀风险。
短期内中国不会降息
多个国家已宣布加息,经济增速放缓的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加息的国家?
陈和午分析,中国短期内不会跟进此轮“宽松波”,但会开启政策微调的序幕。国务院近期连续两次提出了“预调微调”这一政策走向;在日前举办的G20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主题发言中明确表示,G20各国确保经济强劲增长是首要任务,也暗示中国货币政策松动的可能性。
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较快,今年保持在9%以上基本无忧,而中国自身庞大的货币放水和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流入到中国的资金让中国通胀风险高企。“尽管现在通胀压力趋于下降,但如果中国跟进,则宽松政策将会再次加剧通胀压力,而且楼市调控的成效也将功亏一篑。”陈和午说。
5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导贾康在汉出席一个高峰论坛时分析,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中,欧盟的问题最大——欧债危机扑朔迷离,欧债问题势必长期化。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概率不大,但并不能完全排除。一旦发生,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
贾康认为,目前已进入了货币政策调整的观察期。距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期间如果外部世界不发生大的变故,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马上转向宽松。
叶学平认为,中国政府会在未来实施局部宽松的政策调整,从而将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风险降至最低。在过去的一年中,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大部分就业岗位。预计政府信贷政策的局部宽松的重点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保障房和在建基建项目的建设,“未来一两个月内,中国应该不会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