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集结号吹响 ST股贺岁档遇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03: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徐亦姗 杨颖桦
11月23日,一纸否认借壳的澄清公告,令ST昌鱼(600275.SH)重组预期再度告吹。复牌后,股价连续两天跌停,再度给ST板块年末如火如荼的炒作行情浇了一盆冷水。
实际上,10月下旬以来,ST指数触及调整新低后迅速反弹,近20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3.6%,一轮如火如荼的年末炒作行情即将上演。
然而,好戏刚开启,11月18日,证监会有关人士又强调要改革退市制度,并将以创业板作为试点推行。
受此影响,该板块的上攻走势被逆转,21日,两市ST股集体大跌。据统计,11月19日以来,ST板块4个交易日间累计下跌2.49%,同期沪指跌幅仅0.78%。
本报记者获悉,退市制度设计方面,深交所结合中小板退市制度及创业板公司特点,在《创业板上市规则》退市标准基础上,增加两个标准:一是公司最近36个月内,上市公司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3次的,将终止其股票上市;二是上市公司股票出现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低于每股面值的,将终止上市。
3创业股滑向退市边缘?
已经胎动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在第一批创业板公司迎来第二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之际,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创业板公司业绩已急剧分化,3家公司正逐渐滑向退市的悬崖边。
今年前三季度,276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分化程度加剧——44家公司净利同比增长超过50%;99家公司净利同比增长超过30%,占比达35.86%。汇川技术(300124.SZ)、星河生物(300143.SZ)和乐视网(300104.SZ)20110年和2011年前三季净利同比涨幅均超过50%,高成长性明显。
但也有16家公司的同期业绩连续变脸,新宁物流(300013.SZ)、恒信移动(300081.SZ)和南都电源(300068.SZ)净利同比下滑均超过40%。不过,24日晚间恒信移动公告称,三季报已扭亏为盈,而且预计下一个报告期不会亏损。有媒体报道的“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没有事实依据。
与此同时,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最新表态显示,退市制度总体思路初步形成,改革方案将尽快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上述负责人指出,退市制度改革将在创业板探索试行,深交所拟从“增加退市标准、完善恢复上市审核标准、缩短退市时间、改进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设立单独的板块和退市后的去向安排”等方面,予以完善。
“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核心,就是不允许重组,不允许借壳。”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受访时表示。
据陈东征介绍,新方案中,退市的创业板公司将进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下称老三板),但要增加交易所对于直接退市制度的权利和制约。
一方面,要扩大交易所发出退市警告的范围。连续警告后退市,不允许出现目前主板上的一些现象,不允许重组、借壳的机会。
同时,交易所要成立专家组成的复核委员会,允许受到警告的企业提出申述,不由交易所说了算。
此外,直接退市将有一个缓冲阶段。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曾表示,退出制度将设两步缓冲,首先,退市前将给予3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时间;其次,退市后将在老三板挂牌,可进行股份转让。
对于创业板公司退市“后路”,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认为,应有3种渠道:经营不下去的直接走破产程序;建立创业板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代办股份转让;进入三板市场。
难产的主板退市
“结合历史包袱较少、有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安排及投资者教育引导较为充分等有利条件,退市制度改革可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监管层选择创业板退市制度作为整体退市制度构建的破题点,有其用意,其背景则是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的艰难推进。
事实上,2001年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启动以来,沪深退市公司仅45家,仅占目前A股总数的1.8%,近乎“零淘汰”的退市制度,警示效率微弱。其结果是,不少ST股连续亏损两年后,往往通过政府补贴、出售资产、会计盈余调整等手段规避退市,成为主业已死躯壳坚硬的“僵尸公司”。
本报记者据今年三季报统计,70家*ST公司中有7家公司营收为零。11月24日晚间,*ST鑫安(000719.SZ)公告,完成资产重组,自12月2日起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大地传媒”。但6家的重组计划仍遥遥无期。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坦言,退市制度需要“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地方政府、市场、企业和投资者等各方理解、支持和配合”。
监管层已率先出招降低漫长改革的摩擦力。今年8月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下称《修改决定》)。
“提高ST公司重组门槛至与IPO基本相同,坚决遏制市场恶炒绩差公司的投机行为。”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此后,并购重组借壳的案子少了。何况扩容仍在增速,好公司没必要借壳,会偏向于公开发行。”11月24日,一位合资券商并购业务部门保荐人告诉记者,但“一些公司规模庞大,IPO比较复杂,他们仍会选择借壳上市”。
据此,监管层则通过继续严控借壳上市、不能配套融资的操作,斩断带有“圈钱”目的公司的前路。
本报记者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正就《修改决定》的配套细则征求意见,与支持并购重组可与配套融资同步操作不同,借壳上市不能与配套融资同步。
退市集结号吹响 ST股贺岁档遇冷
“借壳上市配套融资,会里一直没放开。如果一家好公司并购重组,那么可以进行配套融资。但如果过程中,公司实际控制人生变,则属借壳上市,那就不能同步配套融资。”上述保荐人解释。
更深层次的减摩擦工作,则需要援引司法。
此前,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抑制ST公司恶性炒作,监管层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建立行政与司法的有效衔接。“很多问题要靠司法解决。”
事实上,这些减摩擦的工作确已初见成效。证监会宣布提高并购重组门槛后,ST板块前期“风起云涌”的炒作之势,消退迹象明显。11月24日,ST股指数收于2933.94点,已较8月5日下跌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