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撤出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13: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比前一个月减少249亿元,是近四年以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在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占款的大幅度减少基本可以判定为热钱正在撤出中国。而国际热钱的持续流出,将给我国调整货币政策提供较大的空间,也将使得货币政策更加富有灵活性,操作空间将会变得更加广阔。
热钱正在加快撤离
当前,判断热钱方向性变动的金融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外汇储备变动情况,另一类则是外汇占款增长情况。如果从外汇储备变动情况来观察,热钱从今年8月份就已经开始流出我国。今年8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72亿美元,比当月的贸易顺差与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之和少86.5亿美元,9月份外汇储备更是净减少608亿美元,外资流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外汇占款主要反映的是央行的购汇行为,外汇占款的增减情况将直接影响基础货币量,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最终传导到实体经济部门。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贸进出口商、外商投资方在结售汇时间上的不一致,外汇储备变动情况与外汇占款的增长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一般以外汇储备增长或外汇占款与贸易顺差和实际使用外资间的差额作为衡量热钱入境规模的主要参数。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贸易顺差170.33亿美元,同比收窄36.5%;商务部的数据则显示,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为83.34亿美元。10月份贸易顺差和FDI合计为25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0亿元,结合当月外汇占款的变动情况,10月份的热钱撤出规模可能超过1800亿元。外汇占款与外汇储备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种种迹象表明,受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升级,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降等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正在加快撤离我国。
热钱撤出增大政策灵活性
与发达国家央行主要通过利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不同,我国的央行偏好于数量型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在人民币和美元没有完全脱钩的情况下,外汇占款是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当前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冲外汇占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此前曾专门撰文指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是紧缩货币而主要是对冲外汇流入被动投放的新增流动性。
经过多次上调之后,目前大型商业银行从今年6月份开始执行21.5%的历史最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高达19.5%,并且从9月份开始扩大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在控制流动性、抑制通胀的同时,也给实体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统计数据显示,10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8.4%,连续22个月下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2.9%,创出十多年来新低。从目前的经济预期和实际增长情况来看,货币供应量继续回落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由于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扩散,全球主要经济体缺乏支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契机,明年的世界经济或将仍然陷入低迷。世界银行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存在外部需求下降,房地产行业价格、需求下降,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三方面的风险,经济增长速度将较今年有所回落,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8.4%。
(责任编辑:林秀敏)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陆续展开预调微调,最近一个时期,围绕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地方融资平台、消费等领域展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调控措施,已经陆续出台。这其中包括推进资源税改革、出台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等。
预调微调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通过更加富有灵活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货币政策进行配合。而国际热钱的持续流出给我国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将使得货币政策更加富有灵活性,操作空间将会变得更加广阔。从目前来看,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适度增加对货币市场的资金投放。
加强对热钱的出入境监管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账户管理,并且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即使热钱集中流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也非常有限。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民间借贷市场都存在有热钱,此时热钱流出对我国经济生活利大于弊。
热钱作为一种投机资本,追求的是短期收益,寻求套利机会,因而根本不会进入实体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向世人表明,热钱带来的只是虚假繁荣,其危害却有目共睹。热钱不仅助长通货膨胀,催生楼市等资产泡沫,加剧市场震荡,而且扰乱一国的金融秩序,严重干扰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因此,我国今后必须通过加快法制建设,并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来加强对国际短期资本的管理,积极防范热钱的异常流入与流出。齐鲁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 边绪宝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