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元剧场”带来了什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6 02:26 来源: 经济日报

  一元钱,可能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到,却能让人欣赏一场专业剧团演出的大戏。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真实,却在陕西渭南大地上真实地上演了4年多。在这个“周末一元剧场”中演出的,是培育出若干秦腔名角的渭南市秦腔剧团。

  对于看戏的群众来说,一元钱的票价可谓实惠。对于剧团来说,却是一边欢喜一边忧:虽然聚拢了大量的人气,但一场演出毕竟只有区区几百元、上千元的门票收入,远不够演出的成本,演一场赔一场,剧团如何能坚持下去?还拿什么去提高演出质量、排练新剧目?

  赔本赚吆喝,绝非长久之计。事实上,票务收入只是剧团收入的一部分。政府购买服务给予的补贴、剧团成功改制改革后获取的经营性收入,成为破解和弥补剧团收入难题的两个重要途径。一方面政府对演出给予一定的补贴,有力地支撑了这一文化惠民平台的维持;另一方面改制后的剧团自身活力迸发出来,经营潜力也逐步“变现”。改制后的渭南市秦腔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陕西省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艺团体,“周末一元剧场”成了注册商标,不仅口碑好,更成为颇具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当地不少企业纷纷冠名赞助“一元剧场”的演出,将这一惠民平台视为企业展示社会责任的舞台。不仅如此,公司还趁热打铁准备推出网络产品、戏曲彩铃等新产品,几年前还在困境中挣扎的剧团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文化企业。有戏看的观众乐了,有戏演的剧团活了,百姓喜欢的秦腔生命力更旺盛了,长期困扰很多基层地区的“看戏难”和“戏曲传承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社会效益入手,渭南探索出的“政府扶持、企业参与、院团服务、百姓受惠”的文化惠民新模式,已经成为诸多地方剧种、地方院团改革的重要借鉴。

  群众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却很少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剧团的天职是演出,“三天不练手生”,没有演出的剧团也肯定难以发展,传统戏曲的传承也就失去了活力。院团没戏演,群众没戏看,这样的矛盾在不少地方都曾经真实存在。群众有需求,剧团愿供给,为什么供需之间却难以实现对接呢?原因在于僵化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无法推动文艺院团自身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也正是文化体制改革非实施不可的重要原因。

  供需的顺畅对接从哪里入手?“一元剧场”从低票价切入,效果立竿见影:大量的观众走进剧场,让剧团体会到了久违的热烈互动。各项配套措施的同时跟进,则让这个良好的开局得以延续。降低票价并不是自降身价,也绝不是贬低艺术,而是给了艺术贴近百姓一个绝好的契机。长期以来,不少观众因为高票价的阻碍而远离剧院影院、远离演出活动,文化消费数额屈指可数。在一些大城市,一部电影票价七八十元是平均行情,某些商业演出的票价甚至超过了普通市民月工资的一半,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最低票价只是个点缀,很难抢得到。尽管这些商业演出活跃于大城市,在消费群体、市场环境等方面都与服务基层的“一元剧场”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要吸引观众,就必须充分考虑观众的消费能力。过高的票价的确可以制造话题和关注度,能转化成实际票房收入的却只有极少数,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社会效益就更无从谈起了。反观“一元剧场”,一元钱的低票价把文化惠民落到了实处,更成为一枚活棋的子,带来了多赢的可喜局面。

  几百场的演出、几十万群众受惠,“一元剧场”的贡献从数字统计上算不得巨大,却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