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纪念陈嘉庚逝世五十周年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07:3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纪念陈嘉庚逝世五十周年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

  陈嘉庚基金会主席潘国驹教授在研讨会上致辞。中国经济网陶杰/摄影

  

纪念陈嘉庚逝世五十周年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和人力部部长尚达曼在研讨会上发表精彩演讲。中国经济网陶杰/摄影

  

纪念陈嘉庚逝世五十周年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

  参加研讨会的主要嘉宾及陈嘉庚先生的后人一起合影留念。中国经济网陶杰/摄影

  中国经济网新加坡11月28日讯(记者陶杰)今年是著名华人侨领陈嘉庚先生逝世50周年,为纪念先贤、回顾历史,同时让年轻一代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陈嘉庚精神”,新加坡陈嘉庚基金会、新加坡陈嘉庚国际学会于11月26日在新加坡的华侨中学联合主办了以“嘉庚精神:半世纪的反思”为主题的研讨会。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及人力部长尚达曼担任研讨会主宾。新加坡陈嘉庚基金会主席潘国驹教授、新加坡陈嘉庚国际学会会长徐冠林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厦门大学和马来西亚的学者、教授和新加坡当地数百名各界贤达出席了研讨会。

  陈嘉庚是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为中国的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都作出了卓越贡献。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他早年在福建与新加坡创办了多所学校,其中就包括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今天的集美大学也是由陈嘉庚当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发展而成。陈嘉庚先生曾经说过,“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抗日战争期间,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被推荐为主席。陈嘉庚带头捐款捐物,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战,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捐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四年半期间,共计捐款15亿多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内地的抗日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曾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以及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在纪念陈嘉庚逝世五十周年研讨会上,新加坡当地以及来自海内外研究陈嘉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陈嘉庚后人,均以不同视角诠释了陈嘉庚精神及其传承的意义。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从慈善的角度充分肯定了陈嘉庚精神在当今社会延续的重要意义。著名历史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则从历史的角度畅谈了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崛起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副局长、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峰松教授以“传承陈嘉庚精神,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为题做了演讲。厦门大学副校长吴世农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厦门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简况。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副院长侯亨能博士则畅谈了“发扬陈嘉庚精神之我见”。陈嘉庚先生之孙陈君宝则以自己的所听、所见、所闻,为现场的观众描述了一个“陈嘉庚后人眼中的陈嘉庚”,使观众了解了一个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的陈嘉庚。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