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离硬通货还有多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07: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虽然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正在与越来越多的硬通货直接“挂钩”,但并不能够简单得出结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就会因此大功告成。人民币国际化必需趋利避害、循序渐进。

  11月28日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增加了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对人民币的交易,至此直接与人民币交易的货币已增至9种。目前,人民币已在越南、缅甸、泰国、蒙古等周边国家广受青睐;尼日利亚和泰国也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的“篮子”中;中国还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此次澳元、加元交易的增加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意义重大:

  首先,加拿大是当今世界七大工业发达国家之一,而澳大利亚则是中国进口铁矿石、羊毛等大宗商品的主要贸易伙伴。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与这两个国家的货币直接兑换,减少了第三方货币的“绕弯”环节,增加了人民币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汇率形成过程的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中国发展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

  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虽然早已启动,但仍待完善。如果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无法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直接兑换,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一篮子”货币就只能是小篮子,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基础也就缺乏合理性与稳定性。

  再次,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美元、欧元、日元汇率都充满不确定性,而作为公认的“商品货币”,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得到一定支撑。人民币与这类长期走强的商品货币直接交易则更加便于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形成相互锚定关系。

  此外,为了改变美元在国际市场的独霸局面,需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使用。为此,中国也需要从自身做起,增加自身货币篮子中非美元货币种类及其比例。

  但也要看到,虽然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正在与越来越多的硬通货直接“挂钩”,但并不能够简单得出结论,认为与直接“挂钩”的货币种类越多,人民币就越“硬”,人民币国际化就会因此而大功告成。应当指出的是,就人民币汇率而言,无论是在前段时间与林吉特和卢布“挂钩”,还是从现在开始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挂钩”,都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乐见其货币与中国的人民币“挂钩”,但我们未必愿意。总之,在选择直接兑换货币方面,肯定要“两厢情愿”。

  不过,即使人民币真的有机会成为硬通货,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仍然要循序渐进。事实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要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如受到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选择、资本与外汇管制政策、国际收支状况、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波动等方面制约。

  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形成直接交易关系是将人民币打造成为硬通货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只有以硬通货的“名分”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才能够更有意义,才能做到利大于弊。否则,也只是失去自主性的“被国际化”,弊大于利。为了防止出现后一种情况,在条件不完全成熟时,倒不如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一看、二慢、三通过”。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商务时评”

  

人民币离硬通货还有多远?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