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淮河文化提升地方软实力 虞城:优化结构帮助农民奔富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10:14 来源: 商务部网站![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本报讯 (记者胡巨成 通讯员赵 刚 韩 浩) 记者11月25日到淮滨采访了解到,随着万人云集的首届中国·淮滨淮河文化周活动上月底的落幕,如今,每天前来淮滨探寻“淮河文化”、寻求合作的来宾持续不断,这是该县深化“文化强县”战略的一个缩影。
淮滨因地处淮河之滨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以来就是淮河南北文化的交会点。如何充分挖掘淮河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巧妙对接?为此,该县以打造淮河文化开发区为载体,重点打造孙叔敖廉吏文化、淮河博物馆、走读淮河、蒋氏根亲文化四大品牌。
截至目前,占地3.4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的淮河博物馆已建成。用微缩重建或借名另建等多种表现形式将千里淮河沿线景观浓缩在淮河文化开发区,使游人能在一日之内全览淮河风光的“走读淮河”项目概算投资3.9亿元,一期工程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和景观绿化建设稳步推进。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恳亲和学术交流大会,成立了全国蒋氏宗亲联谊会和蒋氏企业理事会,成功引进10多家蒋氏族人企业来该县投资兴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核心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成为增强一个地方软实力的主导因素。”该县县委书记吴刚说。
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所在。该县在“水景生态园林文化名城”建设中,坚持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从县城功能定位、市政规划建设、文化旅游设计等方面力求充分展现文化魅力,从淮河公园、淮河博物馆、楚相公园到淮河大道、洪河路、闾河路、白露河路、楚相路再到汉代徽派风格的高层建筑,处处彰显了文化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该县把文化作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防胡镇集国画、油画、浮雕画于一体的布雕画,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目前正在筹备成立“文化布雕工艺有限公司”,计划年产作品1000幅,产值达500万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肖营村彩绘泥塑小叫吹曾荣获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优秀奖。目前,该村产品销往10多个国家,年产值近100万元。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