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表现超预期 高增长可持续十至二十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12: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题:“中国制造”表现超预期 高增长可持续十至二十年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要想评价“中国制造”在中国加入WTO十年间的表现,可以参考一位美国记者2008年撰写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她在书中描写了寻找“非中国制造”商品的艰难过程。
早在2006年,中国加入WTO的第五个年头,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中国制造业“攻城掠地”,纺织服装、移动电话、空调机、电冰箱、洗衣机、显示器等产品,在国际都拥有强劲的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01年入世之时,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差,中国所做的承诺超出了本可以承受的范围,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但中国全面接受竞争规则后,表现好于预期。
金碚认为,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表现超预期,一是在于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处于上升期,为中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二是中国充分发挥了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丰富,资源价格低等;最重要的是,“中国对外资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政策,外资既可独资,也可控股”。
金碚介绍说,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处于同等发展水平时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不允许大规模外资直接投资。韩国1997年迫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压力,才完全开放了对外资投资的限制。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国家的部分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201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3035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占到81%,内资企业出口仅占19%。
数据显示,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到95%。但是,“中国制造”也并非没有短板。2006年,“8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生产一台DVD只挣1美元”成为经济学家热议的话题。金碚认为,“中国制造”几乎是以一种“血拼”的方式获得国际竞争力,即优势建立在工人低工资、破坏环境和大量投入资源的基础之上,而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在发端于2007年的金融风暴中,“中国制造”遭遇入世后首个重大冲击。外销超过60%的电子信息产业,在2009年前两个月利润下滑高达96.3%;箱包、塑料制品、家具及零件、玩具出口均下降。尽管中国工业只用了16个月就走出金融危机,但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走老路,还是产业升级?
2011年,中国制造重镇温州的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一方面是由于成本优势弱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营环境恶化,但也反映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之难。
金碚表示,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规则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低碳、节能、员工工资、工作时间长度等被加入到一些贸易规则之中,这很有可能成为未来10年的趋势,其结果是增加“中国制造”的成本,“血拼”更加难以维系。
“‘中国制造’必须转型”,金碚说,“转型并不是说要放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部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哪个环节,如果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还是有钱可赚”。
与西方相比,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期,工业仍有很大投资发展空间。金碚预测,“中国制造继续高速发展十至二十年没有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