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投看上欧洲基建引发热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14: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英国《金融时报》28日刊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的署名文章,表示中国有意对英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基础建设领域进行投资。楼继伟提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除了帮助建造基础设施外,也希望在西方拥有并运营这些基础设施。

  “传统上,中方仅作为承包商参与海外基建项目。现在中国投资者也认识到,有必要投资、开发和运营此类项目,”楼继伟表示,他管理的中投公司旗下资产达到4100亿美元,“殷切希望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或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股权投资者参与英国的基础设施行业”。楼继伟还在文章中提到,目前不少欧美国家的基础设施都急需更多投资,中投手头可调用的资金已几乎全部投资到位,但它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得到等待已久的新一轮注资。

  美联社28日说,楼继伟最近刚刚访问过英国。在访英期间,他探讨了中方对英国基础设施潜在投资的细节。而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27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暗示说,政府在2015年前,在公共开支投入上只有50亿英镑的预算,而且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政府希望为新的基建项目找到300亿英镑的资金,以提振萎靡的英国经济。他说,英国政府目前把目光投向英国的养老基金和中东及亚洲的主权财富基金,希望它们能够提供资金,以升级改造英国的公路、铁路、港口和公屋。

  《金融时报》报道说,成立于2007年的中投,其使命是掌管一小部分外汇储备,用其进行风险较高的海外投资,赚取较高的回报。最初,中投的多数海外投资对象是金融机构,但近些年来该基金已投资于自然资源相关企业,并偶尔涉足房地产。

  瑞士《新苏黎世报》28日以“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将投资于欧洲基础设施”为题指出,中国人对欧洲政府债券存在疑问。因此,中国人更希望未来投资于欧洲和美国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水和能源供应等。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欧洲的一些项目里是作为单一的供应商进入的。而中投则主要购买外国政府债券。这样做,中国被认为只取得比较小的盈利。鉴于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危机,中国改变投资方向,希望取得更大的收益。奥地利《经济日报》以“中国将投巨资在欧洲”为题说,中国目前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投此举,旨在给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下的中国投资找新出路。奥地利国家电视台报道说,欧元集团主席容克此前在接受德国电视1台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很有意义。该台指出,欧洲很多国家的道路年久失修,能源产业发展快但缺乏资金,而一些港口、飞机场等基础设施也需要大量资金改造,作为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此举有利于双方。美国《华尔街日报》28日说,在中投看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是促进消费的一条重要途径,可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金融时报》28日分析说,中国许多官员和学者一直在呼吁分散投资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一部分储备投入海外有形资产,包括基础设施。但中国许多高级官员抱怨说,西方政客常常歧视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原因是他们对中国的崛起以及在海外最为活跃的中国国有控股企业投资的意图感到担心。

  另据报道,根据美国荣鼎咨询的一项新研究,中国在欧盟27个成员国的非金融直接投资总存量尽管增长迅速,仍微不足道,只有大约150亿美元。仅相当于欧洲所有外来投资总存量的不到0.2%。

  另据彭博社28日的报道,中国商务部已经计划在明年率领投资代表团访问欧洲,寻求从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购买一些值得投资的资产。中国商务部官员向寻求海外投资机会的中国企业表示,“一些欧洲国家目前正面临债务危机,它们希望变现资产,因此愿意让外资收购本国企业。我们将予以密切关注并推进此事”。(本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 木)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