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谁主埃及"令西方焦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13: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谁主埃及

  11月28日,在埃及开罗的一个投票站,一名女子在投票后展示自蘸有蓝色墨水的手指。埃及人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第一阶段投票28日开始举行。这是穆巴拉克总统今年2月下台后埃及举行的首次议会选举。 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数以万计埃及人昨天走进投票站,为“后穆巴拉克时代”首次议会选举捧场。西方舆论大多欢呼“这个历史能追溯到亚当夏娃的文明迈出走向民主第一步”,但这一步显然是“摇晃的”:即使在投票当日,军方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仍在开罗两个相距不远的广场隔空对抗。《埃及公报》说,整个国家看上去就像混乱的学校,又像是嘈杂的战场。一些西方分析家怀疑埃及军方“无心放权”,否则何必把选举流程搞得如此复杂和漫长。以色列媒体最关心埃及会发生什么,尤其担心穆斯林兄弟会。西方媒体认定它是埃及最有组织的政治力量,其败选“不可想象”。它还被认为有可能统领在“阿拉伯之春”后走上前台的各国伊斯兰政党,与以色列对抗。“革命者将因此成为输家”。这是英国《每日邮报》的预言。美国学者卢瑟福把问题的性质看得更重,他认为,埃及选举能否成功将决定民主在中东是走向强大,还是走向消亡。

   埃及在混乱中开始选举

  “埃及历史能追溯到亚当和夏娃,我们却从没有机会参加选举,为了投票,别说等10个小时,等到明天早上我也愿意。”55岁开罗商人沙里夫的这番话28日出现在CNN报道中,后者用它展现埃及人对“历史性选举开启”的欣喜。但报道也注意到,“欣喜”并非所有埃及人当日共有的情绪,出租车司机奥巴马尔说,“我坚决抵制选举,它是军方策划的闹剧”。

  开罗市内的解放广场和阿巴西亚广场被外界视为上述两种情绪的表演场。28日,仍有要求和反对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军委会)下台的人分别占据这两个广场,继续各自的“百万人示威”,前者要求军方立即下台,抵制议会选举,后者则称军方是“国家安全的最后屏障”。沙特《中东报》说,埃及政局在这两场“百万人示威”的撕扯中显得充满不测。CNN在报道中提到一名叫阿里的年轻人,他当天先去投票,接着又到解放广场示威。CNN说,很多埃及人和阿里一样,纠结在“投票箱”与“革命并未成功”两种情绪之间。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说,结束穆巴拉克统治后,埃及终于迈出走向民主的第一步,但这一步是“摇晃的”,整个社会的情绪对立如此“极化”,人们看不清国家的方向。

  埃及军委会主席坦塔维27日会见了多名总统候选人,并呼吁埃及人积极投票。坦塔维说,埃及正站在重要的十字路口,“我们不会允许任何个人或政党向军方施压”。国际媒体对他的话有不同解读,巴基斯坦《国民报》认为他是在选举前“展示强硬”,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则认为他“乞求人民帮忙”。

  截至本报昨晚发稿时,埃及议会选举基本上进行得顺利有序,但西方媒体对它的形容词却大多是“复杂”与“混乱”,它们既被用来抱怨埃及选举令人困惑的流程,也被用来形容埃及国内严酷的政治斗争。

  “候选人超过6000名,参与角逐的政党多达数十个”,英国《每日邮报》28日用这两个数字形容埃及议会选举的大阵仗。法新社说,仅人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就要分三阶段在不同地区完成,明年1月才有结果。之后进行的协商会议(议会上院)选举到3月才能尘埃落定。此外,新议会还将在明年夏天讨论修改宪法,坦塔维27日表示,即使宪法修改,军方角色也不会改变,依然是“保卫国家”。美国《纽约时报》说,整个选举过程“令人费解,并且很不透明”,注定是一次缺乏诚信的选举,充其量只是个“余兴节目”,那些相信它是大事件的人最终会失望。

  “埃及正陷入真正混乱”,持此观点的《埃及公报》说,在这场“准民主争吵”中,解放广场和阿巴西亚广场就像两大阵营跳动的心脏,同时又像两个战场。然而在军委会眼中,要求军方下台的年轻人只是埃及这所学校里一帮捣乱的孩子,解放广场只是被他们占据的一间教室,阿巴西亚广场上的挺军方派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责任编辑:刘阳禾)

  

  中东民主将走向何方?

  一些西方分析家认为,埃及实际上是三股势力在缠斗:代表穆巴拉克政权利益的政党、世俗势力政党,以及强硬派伊斯兰政党。在此情况下,埃及很可能会产生一个高度撕裂的、意识形态严重分歧的新议会。

  美国科尔盖特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卢瑟福说,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文化领袖,在“阿拉伯之春”这一大变革时代,埃及选举结果必将在整个中东产生回响。他说,“对大多数阿拉伯人来说,民主先例主要是伊拉克和黎巴嫩选举,但它们全都脆弱而分裂,选出的政府缺乏效率。如果埃及也是这样,民主在中东将日益衰弱,反之则会越发强壮。”

  埃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8日提到此问题的国际媒体大都将目光投向同一个组织——穆斯林兄弟会。西方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称它为“埃及最有组织的政治力量”,认为它至少能在议会选举中获得1/3以上选票,成为选举最大赢家。英国《每日邮报》说,埃及的自由派政党“少人又少枪”,很难与穆斯林兄弟会对抗。

  “毫无疑问,(穆斯林兄弟会胜选后),埃及将滑向伊斯兰化”,《耶路撒冷邮报》的判断在以色列舆论场很有共鸣。文章说,就在埃及选举开始前几小时,一段埃及通往以色列的能源管道遭人为破坏。虽然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政党掌权后,埃及未必会与以色列爆发战争,但有限度的冲突是有可能的,其中最危险的是哈马斯将引诱埃及袭击以色列,后者即使不亲自动手也会给哈马斯提供人和枪。更有可能的是,穆斯林兄弟会控制的埃及将试图打造一个包括突尼斯、利比亚和加沙地带在内的逊尼派穆斯林同盟,扩大自己的领导力。以色列《国土报》说,即使穆斯林兄弟会不上台,世俗的埃及左翼政治势力同样会把以色列看做威胁、占领者和殖民主义代表。

  英国《每日邮报》28日将伊斯兰政党在阿拉伯国家掌权称为“民主政变”。文章注意到,在埃及开始选举前,摩洛哥伊斯兰政党“公正与发展党”已经赢得议会多数,上个月在突尼斯选举中获胜的也是伊斯兰政党。与很多西方媒体一样,《每日邮报》也强调这些政党是“温和的”。但有埃及媒体说,穆斯林兄弟会和萨拉菲派穆斯林组织将世俗派和自由派看做“恶魔的后代”,未来将对其宣战。

  “阿拉伯之春有可能变成伊斯兰海啸”,俄罗斯rosbalt.ru网站说,这一警告来自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他对中东未来局势的悲观判断被俄罗斯学者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专家波波夫说,伊斯兰政党上台将是以色列和西方的噩梦。

  (责任编辑:刘阳禾)

  

  “阿拉伯之春有变质风险”

  “如果大多数埃及人认为此次选举不合法,人们很容易想象,骚乱和暴力将会在埃及扩散”,这是卡塔尔评论家沙迪近日在其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埃及“Onislam”网站联想到近来埃及国内不断出现的暴力现象,称“当解放广场再次沸腾,美国也失去了它的罗盘”。文章指责奥巴马政府将埃及军委会当做穆巴拉克下台后维护美国在埃及利益的“最佳第二选择”,称奥巴马支持军委会是“用旧思维看待阿拉伯世界”。该网站人工合成了一张照片,将奥巴马头像放在解放广场抗议现场上方,配发的图片说明要求奥巴马“面对现实”。

  “宗教和民主尚未在埃及分出胜负”,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的文章说,由于许多人怀疑国家实际上没有在民主的方向上发展,埃及选举充满不确定性。 德国《明镜》周刊28日题为“自由不能吃”的文章说,由于革命的许多承诺没有兑现,不少埃及人反而失去了收入和工作,一些人开始觉得“还是穆巴拉克时代好”,“埃及革命失败了”。

  开罗发生的一切其实“很法国”,这是《美国利益》杂志26日文章的观点。这篇题为“开罗,东方巴黎?”的文章说,开罗之于埃及的地位与巴黎之于法国很像,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几乎是法国现代化的全部,“美国人可以这么理解,它就像是一座把纽约、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和华盛顿特区加在一起的城市”。文章说,当年法国大革命时,革命者认为自己是民众的先进代表,以为自己在代表人民说话,但实际上人民中的大部分并不懂他们说的话,对开罗解放广场上的革命者来说,情况也是一样。当年,在巴黎闹革命的知识分子没得到多少来自农村的支持,如今,埃及沉默的大多数掌握在穆斯林兄弟会手中。

  “阿拉伯之春”变质了吗?起码黎巴嫩前财长乔治斯认为存在这样的风险。他在布鲁塞尔《欧洲世界》秋季号刊登的文章说,由于革命国家经济形势仍然不断恶化,尤其是原本对变革最为倾心的社会中下阶层正在感觉受革命之害,他们有可能因此转而反对革命。“阿拉伯之春”蔓延的那种热情和乐观在消退,低沉和焦虑的气氛笼罩着这场革命的命运。阿拉伯世界似乎要进入一个漫长的动荡期,革命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目的。文章还说,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用了一个多世纪才巩固其民主政体,“欧洲对中东和平稳定的最好贡献,是不要插手阿拉伯国家内部事务”。(本报驻埃及、英国、加拿大、德国记者 黄培昭 纪双城 陶短房 青木本报记者 崔杰通 柳直 汪析)

  今日热门:

  叙利亚气氛“骤然紧张”美航母吓跑俄航母?

  土耳其为何一反常态积极打压亲密友邻叙利亚?

  日刊:2012年中东南亚或发生政治地震

  俄报:普京用"苏联模式"动员选民

  热图:

  摄影师抓拍最疯狂童真【组图】

  模特出身的华人美女富豪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