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对华光伏"双反"范围或扩大 中企吁美公正裁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7: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对华光伏"双反"范围或扩大中企吁美公正裁决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从左到右依次为: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苗连生、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阿斯特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晓铧。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彩萍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30日讯(记者 郭彩萍)美国对华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范围可能由中国产电池大幅扩大至中国产电池和组件。而美国商务部通过“替代国”来计算中国企业生产成本,进而可能导致成本扭曲、“双反”税率大幅提高的结果也令中国企业忧心不已。

  昨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国内光伏企业巨头参加的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10月18号由德国第二大太阳能厂商SolarWorld等七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组件等太阳能产品展开“双反”调查。11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首次听证会,机电商会代表英利尚德等14家中国光伏企业联合抗辩。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双反”调查正式立案。

  美国最早将于2012年1月和2月分别就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作出初裁,一旦初裁成立,反倾销、反补贴税将开始适用。英利等企业表示,如果认为美国政府裁决存在错误,不排除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上诉,要求纠正美国政府的错误裁决。

  美对华光伏“双反”范围或扩大

  

  美国对华光伏产品的调查范围可能将由中国产电池大幅扩大至中国产电池和组件。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SolarWorld等申诉企业提起的原始调查范围是从中国进口的晶硅电池,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组件如使用其他国家生产的电池则不在调查范围内。但申诉企业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听证会前一天突然提出申请,要求将调查范围从中国产“电池”扩大至中国产“电池”和“组件”。包括从中国进口的晶硅电池、在中国组装的含晶硅电池的组件和面板、第三国使用中国产晶硅电池所生产的组件和面板。

  “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意这一申请,将大大扩大调查范围,纳入了很多原本不涉案的中国企业。”中方应诉企业代表律师、盛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磊说。

  美国商务部要求各方在11月28日前就调查范围问题提交意见。中国企业已按时提交了详细的反对意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日后将就调查范围作出裁定。“尽管裁定结果难以预测,但中国企业已经作好应对产品调查范围扩大的准备。”李磊说。

  同时李磊认为,SolarWorld等企业的这种突然申请扩大调查范围的做法非常罕见,是申诉企业明显的操纵调查程序的行为。

  中企呼吁美国政府公正裁决称无意发起贸易战

  

  目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的调查程序都处于初裁阶段。前者将于12月5日发布初裁裁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初裁中认定无产业损害并中止调查的情形非常少,不足10%。中国应诉企业并未寄希望于此。”李磊说。

  不过中国企业对美国商务部能否做出公正裁决感到忧虑。在美国商务部调查程序中,由于美国政府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商务部要选择一个“替代国”以计算中国企业的成本。李磊称,这种做法很可能会严重扭曲中国企业的真实生产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最终裁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英利等中国企业要求美国政府避免任何在“替代国”问题上的不公正的、歧视性的或任意性的做法。

  美国商务部11月8日立案后,暂时拒绝采用扩大的产品范围,并拒绝了原告提出的一系列补贴指控中的四项指控,尤其是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指控。美国商务部可能于2012年1月和2月分别就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作出初裁,一旦初裁成立,反倾销、反补贴税将开始适用。而最终决定最早于2012年5月和8月作出。

  李磊表示,中国企业高度关注美国政府可能在调查中出现的不正确、不公平做法。中国企业如果认为美国政府的裁决存在错误,不排除通过司法程序寻求救济,即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上诉,要求纠正美国政府的错误裁决。

  作为对美国“双反”调查的反击,我国商务部11月25日宣布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有媒体称中美光伏贸易战一触即发。对此,中国光伏企业表示其“双反”应对工作仅针对以SolarWorld为首的个别申诉企业,而非整个美国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企业无意在中国发起针对美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

  中企否认获政府补贴质疑SolarWorld双重标准

  

  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英利、尚德等中国光伏企业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称,SolarWorld等美国厂商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双反”申请是对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现状的歪曲。

  声明认为,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优势,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

  首先,就价格而言,在调查期之前的数年里,晶硅光伏电池的价格就在持续下降,核心原因是占据晶硅光伏电池成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原材料多晶硅因全球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降超过90%。

  其次,尚德、英利等一致否认了获得政府补贴。阿斯特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晓铧称,中国企业在华的工厂土地是用市场价格购得,而银行贷款利率约6%,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中国企业的资金利率达到10%,远超过欧美企业。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更是直言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的政府支持力度超过SolarWorld,甚至不及其零头。

  有统计显示,SolarWorld在美欧获得了大量政府支持。仅2007年美国俄勒冈州新厂建设项目中就接受了约4300万美元大额税收减免和公共补贴,并在2003年、2011年分别在欧洲获得了7315万欧元、4500万欧元的政府资助。

  第三,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以SolarWorld为例,其并未受到损害,相反一直处于赢利状态。SolarWorld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1年其在美国雇工增加11%。

  声明还指出任何最终可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必将对中美两国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消费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中国光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大部分由美国和欧洲等地进口。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等原材料。中国生产企业2010年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及支付的技术转让费不少于30亿美元。美国太阳能产业提供约10万工作岗位,SolarWorld提供约1000工作岗位。如果美国市场无法获得由价格竞争优势的光伏电池产品,其他9.9万个工作岗位将陷入危险境地。为此,101家美国企业组建了名为“平价太阳能电力联盟”(CASE),强烈要求SolarWorld撤回申请。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美对华光伏"双反"范围或扩大中企吁美公正裁决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