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河南洛阳密织"保护网" 为邙山陵墓群"保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2: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河南洛阳密织"保护网"为邙山陵墓群"保驾"

  唐恭陵遗址(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洛阳11月30日讯(记者党涤寰、通讯员李江涛 姜春晖)“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此说法。在河南省洛阳市北部、东部和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冢台林立、松柏郁郁、墓碑高耸、石刻成群,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邙山陵墓群。

  截至目前,已发现带封土的大型墓葬972座,分布之密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均为全国之最,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堪称历史人文奇观。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河南省洛阳市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和实践——

  立法保护 统筹规划

  邙山陵墓群包括洛阳市行政区域内位于邙山上的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等朝代的帝陵及其陪葬墓群。由于陵墓群保护区面积达756平方公里,地跨西工区、老城区、涧西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偃师市、孟津县等7个县(市)区,涉及20多个乡镇360多个自然村,分布地域广,保护难度大,洛阳市专门通过立法手段进行强化保护。今年11月25日,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洛阳市邙山陵墓群保护条例》,《条例》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可以说,制定《洛阳市邙山陵墓群保护条例》就是为了适应国家对大遗址实施重点保护的迫切需要。”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立法,对邙山陵墓群的保护和开发机制将更趋完善。该《条例》是洛阳市制定的第6部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之前洛阳市曾出台过《洛阳市〈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等。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条例》共22条,不仅对邙山陵墓群的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准确界定,还制定了不少加强对重要墓葬和遗址保护的禁止性规定,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条例》的出台,使邙山陵墓群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更具操作性,也必将更有效地打击各类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例如,随意刻画、涂污文物建筑物的,将被罚款200元;擅自采集文物,最高将被罚5万元;擅自在保护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或从事爆破、钻探、挖掘等工作,最高将被罚50万元;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等。

  “十二五”时期,国家文物局将洛阳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的5大片区之一,洛阳市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现在,洛阳市已相继实施汉魏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城定鼎门遗址、偃师商城西城墙以及隋唐城宫城核心区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邙山陵墓群的大遗址保护展示条件也逐步成熟。今年3月,《邙山陵墓群保护规划纲要》正式立项;8月,《洛阳市邙山陵墓群历史文化生态园区保护规划》正式出台,该《规划》作为洛阳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项目纲要之一,审定后将成为邙山陵墓群文物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为确保邙山陵墓群长久安全,我市将积极筹建邙山陵墓群和洛南东汉帝陵国家大遗址考古公园。”市文物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洛阳市将以公园化、生态化统筹邙山陵墓群的安全保护与开发利用。筹建中的考古遗址公园,首批将以孟津县北魏孝文帝长陵遗址、大汉冢东汉帝陵陵园遗址以及偃师市唐恭陵遗址为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将逐步推开。

  可以预见,随着洛阳市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的不断深入,历尽沧桑的邙山陵墓群将充分地向世人展现“东方金字塔”的神奇魅力。

  密织“保护网”“保驾”陵墓群

  其实,为了有效保护和展示邙山陵墓群,助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洛阳市很早就将该区域的文物保护确定为重点工作,通过明确属地管理职责、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整体保护与分区域保护结合、建设博物馆、建立联动机制等措施,多策并举,密织“保护网”,为邙山陵墓群“保驾”:

  2003年,邙山陵墓群大规模、系统性考古调查与勘测工作启动,先后普查了950余平方公里,调查古墓冢、古墓葬1175座。其中,该队完成6处帝陵陵园、5处墓园遗址和15座帝陵墓冢、6座帝后陪葬墓、120座陪葬墓及其他古墓冢的钻探查证工作,累计发掘遗址面积2.9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216座,为进一步开展邙山陵墓群文物保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早在20世纪50年代,洛阳市在编制城市一期总体规划时就采取“避开老城建新城”思路,既保护了重大历史遗迹,又拓展了城市空间,创造了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的“洛阳模式”。在邙山陵墓群的文物保护管理中,该市认真做好“四有”工作,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标志、完善保护档案,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陵墓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单位,完善文物保护责任制度;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切实加强保护力量;开展日常宣传教育工作,协调、规范陵墓群周边村民生产生活行为,鼓励村民参与文物保护协助工作;在基本建设中,严格落实“先勘探后开工”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文物保护区域内各类建设。

  北魏宣武帝景陵位于老城区邙山镇冢头村东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洛阳市筹建的古墓博物馆(现改名为“市古代艺术博物馆”)一期工程建成开放,保护景陵是该馆重要任务之一。随后,又组织文物工作者对景陵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复原了北魏元怿、元乂两座墓葬。2009年,文物工作者在考古挖掘时发现了曹魏征东大将军、大司马曹休墓。为保护这一珍贵遗产,该市筹建曹休大将军博物馆。目前,该博物馆建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文物保护展示将是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经过3年多筹划,今年11月8日,河南省首座古代壁画馆在市古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展示洛阳市出土墓葬壁画以及河洛文化的又一个窗口。

  在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测的同时,邙山陵墓群保护总体规划也在不断完善中。洛阳市委托中国建筑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等部门,详细编制邙山陵墓群相关规划,用来指导、规范各类项目建设。目前,更加全面的邙山陵墓群保护总体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中,预计年底前完成。与此同时,洛阳邙山陵墓群专门管理机构也在积极筹建中。

  为加强邙山陵墓群保护范围内田野文物的安保工作,洛阳市公安、建设、国土、文物等部门联合建立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商和信息沟通,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共同打击文物犯罪,以确保邙山陵墓群的安全。去年以来,该市公安部门数次组织开展打击盗窃、破坏田野文物、盗掘古墓葬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2011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部门已侦破各类文物犯罪案件2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4名,缴获各类文物57件。

  (责任编辑:徐晶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