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暴跌创业板舍命相陪 再融资开闸或成最后一根稻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6:29 来源: 21世纪网

李志坤

  21世纪网讯 2011年11月30日,在并未明确公布重大利空下,B股再次暴跌,资本赶命出逃的恐慌情绪传递到A股市场,沪深两大股指同样出现暴跌,但这次“陪跌”最卖力的,当数创业板的“英雄们”。

  数据显示,B股指数跌破年内低点230.35点,盘中最高跌幅达7.16%。A股各大股指中,创业板响应“最迅速”“最积极”,该指数盘中最高跌幅达6.28%,以微弱的优势跑输B股指数。而这一跌幅也为该指数面世以来第二大单日跌幅,最大跌幅出现在2010年6月29日,当时创业板指数还是婴儿,但已经要接受7.54%大跌洗礼。

  打开创业板股票,这个盘面惨不忍睹。276只创业板股票仅寥寥几只免于下跌,但却有18只个股踊跃跻身跌停榜,217只股票跌超5%。除三五互联、华谊嘉信、中青宝等一批前期强势纷纷落马外,三丰智能、海联讯、万福生科等次新股亦难逃被扼杀命运。

  B股今年以来也不是第一次“闹事”。B股第一次发难是今年4月27日,当日该指数大跌超7%,但创业板指数当日近微跌1.74%。6月9日,B股指数再次跌近8%,创业板指数跌2%。8月8日,B股跌6%,创业板跌近4%。而此次B股再次跌7%,创业板已经有“舍命陪君子”的味道。

  事实上,无论是B股暴跌,还是主板暴跌,都只是创业板下跌的外因。真正导致创业板指数一直匍匐于1000点(创立时的基准指数)的是其自身与生俱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创业板的发行“三高”,高管套现潮等一直为市场所诟病,有分析人士甚至戏称“创业板最大问题是不创业”。而近期创业板公司债开闸或将成为压倒创业板的最后一根稻草。

  10月20日,证监会发布的29号公告,宣布创业板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将执行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证监会令第49号)的有关规定。

  面对公司债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大部分创业板公司并不大感兴趣。发行规模小,融资成本高,让一批诸如吉峰农机、华谊兄弟等“大鳄们”对此不屑一顾。

  但总有敢吃螃蟹的人,时隔一个月后,向日葵、乐视网在同一日推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计划。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份才上市的向日葵在几乎用完8.31亿元的募资额后,再次“摊大手掌”向市场拿钱。

  资料显示,向日葵本次发行债券面额不超6亿元,用于偿还部分银行贷款、优化公司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等,其公司董秘称:“发债更有利于公司运行……”。如果此次公司债顺利发行,向日葵上市以来累计向市场要钱14.31亿,但其间分红仅2亿。

  虽然管理层频繁释放推进创业板再融资信号,但其实不非所有创业板公司都“缺钱”,相反,不缺钱的公司普通存在。而创业板公司不缺钱跟其起初超募资金过多密切相关。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IPO的42家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总计135.81亿元;2010年全年创业板公司IPO超募资金共计624.69亿元;到了2011年(截至11月25日),创业板公司IPO超募资金则375.56亿元。国民技术(300077)、碧水源(300070)和沃森生物超募资金分别高达19.64亿元、18.71亿元和18.07亿元。

  由于超募资金大量存在,一些创业板公司开始不务正业,有创业板公司甚至用超募资金“买房买地”。如超图软件耗资8000万元购置办公用房,梅泰诺耗资1550万元购买土地,金灵通使用5000万元购置发展用地,振东制药则耗资1.25亿购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处房产等。

  有分析人士认为,某些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的使用明显缺乏规划乱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还要为其打开再融资的大门,这不仅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也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不负责。

  绿肥红瘦,当部分公司拿着钱不知道干什么时,部分公司已经开始出现资金募集不足。其中,星星科技实际募集资金与计划内募投资金的缺口达1.06亿元。而创业板再融资的加速也是考到这方面因素,而公司债定位为“小额”“快速”,同样为了避免创业板大规模融资对A股市场形成的抽血效应。

  但有经济学家认为,“三高”、超募已经严重伤害了市场,当务之急不是研究创业板的“再圈钱”问题、再融资问题,而是应该处理好创业板的初次融资、IPO融资及发行制度的关系。而近期以来创业板的表现,更说明了市场对此以“脚”投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