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马其顿的孩子比我们更需要校车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王志新

  耀眼的黄色喷漆,宽敞的座椅,车身上印着中马两国的国旗,23辆中国无偿捐赠给马其顿的23辆宇通客车日前成为了人们强烈关注的焦点,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在捐赠仪式举行的前9天,中国甘肃庆阳刚刚发生了一起因严重超载、违章驾驶等原因导致多名儿童死亡的校车事故。

  日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向马其顿捐赠校车一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认为“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我们也向外提供援助,虽然数额有限,这是中国国际责任的体现。”

  如果简单地将无偿捐赠事件与庆阳校车事件结合起来看确实很难让人理解的:一方面是国内的校车问题矛盾突出,另外一方面却还在向另外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国家无偿捐赠自己生产的“豪华”校车,难道马其顿的孩子比我们更需要校车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是,简单的逻辑有时并不一定就能揭示事实的全部,因为二者绝非在同一平台背景,并且也非在同一时间背景下发生的事件,不能简单地将庆阳校车事件与捐赠校车一事相提并论。

  首先,庆阳校车事故毫无疑问是一起交通事故,而并非因车辆质量问题直接导致的校车事故。日前国务院安委会给出了初步调查分析:庆阳校车事故原因是甘MA4975小客车严重超员,在大雾天气下逆向超速行驶,导致事故发生。看得出,人为因素和天气原因是造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悲剧仅仅解读为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则无异于本末倒置。严重超载、超速逆行暴露的是有效监管的长期缺失以及校车投入的严重不足。我们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车上而忽视了管的问题,以笔者看来,后者的问题才是这次事故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问的是,本来也应该由很多部门管的问题为什么无人问津。

  平心而论,如果马上要求每所幼儿园、每所中小学都拥有合格的校车和驾驶员肯定不符合现在的实际国情,但是,正因如此,我们越发不能不要求把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校车事故降到最少,不能不要求将孩子安全的人为重视达到最高。

  要达到这个最高,不仅仅需要提高校车的质量,也不是仅仅加强一时的监管,要真正做到让孩子无忧,就必须让那些真正与此有关的环节和责任人有忧,否则,运动似的重视之风过后,恢复的还是以前的常态,甚至还有可能让悲剧重演。原因很简单,孩子的问题总是与他们的实际利益无关。

  其次,向马其顿捐车的事件也不能仅仅因我们现在的校车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就不能向其他国家捐车那么简单地下结论。试问,如果涉及我们所有未解决好的事情,都不能给予其他国家国际援助的话,我们还能尽些什么样的国际义务呢?世界是个大家庭,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吗?

  捐赠给马其顿的23辆宇通客车当然绝非能与解决我国校车问题相提并论,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向马提供校车援助的同时,是否对我们本国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人文关怀。否则,捐赠的意义又何从谈起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忧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其中的关键词是首先老自己的老,幼自己的幼,否则何谈老别人的老,幼别人的幼呢?

  如果庆阳校车事件中车辆没有严重超载、驾驶员没有逆行超速,正如后来发生的辽宁凤城宝山校车翻车事故,是因天气和路况所致,我们的捐赠也许更显得理直气壮一些。

  国际义务、国际责任是一个大的概念,但是有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那就是援助别人要量力而行。我们通常将自己闲置不用,甚至是有些过时但是又质量完好的东西捐给需要的人,想来国际援助也理应如此。

  如果真要将援助马其顿校车与此前宇通公司与马其顿3550万欧元采购协议撇清楚的话,能不能选用其他稍微便宜更适合我们国情的车型呢,起码,捐给别人的东西总不能比自己用的还要高级吧,否则,那还叫捐吗?

  外观豪华、座位舒适的宇通牌校车可能出现在了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暂且不管捐赠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利益的考虑,仅就捐赠如此豪华校车一点,似乎与我们的国情有点不太相符。尽国际义务并不是要打肿脸充胖子,不能要求我们捐出去的是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用上甚至是废弃不用的车型,起码是我们大多数孩子都用的上的校车吧。否则,我们何以面对那些稚嫩的面孔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