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际板传闻是“空穴来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4:09 来源: 信息时报

  刚刚有所走好的A股,昨日突遭黑色星期三。在前期低位(沪指2307点)附近,出现了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好事者收集了五大利空,其实,如果再收集下去,凑够十大二十大的也应该易如反掌。

  在消息面相对平静的昨日,市场突然失足跌落悬崖一样的走势令人瞠目结舌,最终大家在下午看到了“市场传闻国际板马上要走内部流程,预计12月中旬要到证监会内部商议,现在技术方案对接和上市流程已拟定好”的消息,并认定这是暴跌的罪魁祸首。看看B股的暴跌程度,这一传闻也就“不是空穴来风”。不过,临收市前这一传闻终被上证所紧急澄清,只是跌得几乎虚脱的市场已经没有了从悬崖下爬上来的力气了。

  谁传这样的“谣言”?其目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细想起来扑朔迷离,波谲云诡。而“谣言”能如此真切,真的就只有“谣言”这么简单吗?

  联想此前上证所多方制造舆论的手法,即使辟了谣,笔者仍觉得“并非空穴来风”。11月24日,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目前为国际板的准备各个方面都在加快进程,要在适当的时候把国际板推出来”的表示,引起市场掀然大波;紧随其后,与上证所关系紧密的上证报发表署名文章《一些人对国际板有点焦虑过度了》,整篇文章充满了似是而非的观点,目的却只有一个:为国际板唱赞歌。

  有了这样的铺垫,“谣言”是真是假,相信稍有点逻辑推理能力的人都会选择前者。而对于屠副市长的“加快进程”和“适当推出”,我们已经有过分析,认为这其实属于两个交易所对规模的执着导致的恶性竞争。十几年前深交所停发新股准备“二板”,没成想“二板”却迟迟推不出来,导致市场规模从此一落千丈,其急迫心情,跟当前上交所的状况可谓如出一辙。而最终的结果,深交所还是搞了个“中小企业板”的“创新”,来与上证所“过招”(至于这种“创新”达到的是什么目的,用不着笔者置喙。)

  其实推什么板,如果在一个正常而规范的市场里,细究起来确实不应该对市场走势有多大的杀伤力,因为即使不推某某板,IPO一样会疯狂地进行。但是,细想一层,还是会不寒而栗。因为类似的情况已经在设立“中小企业板”的时候公开表演过,那就是以某某板的名义,变本加厉地将此前的“损失”夺回来。

  如果在A股市场百病丛生的时候,管理层继续以融资规模作为政绩往自己脸上贴金,追求的只是规模而不是规范、市值而不是市场、人际而不是国际,那么,A股的沉疴将继续累积下去。市场从悬崖跌下去之后,还会继续跌向深谷。也许,当痴想“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投资者纷纷伤心离场,A股“造富”盛宴结束之时,就是市场无以为继风险骤至之日。王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