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撤离所有驻伊朗使馆人员 驱逐驻英伊朗外交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7: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1月29日,伊朗首都德黑兰数千名高校学生和群众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警方不久后将示威者驱离。伊朗官员说,示威者自发行动,与政府无关。英国使馆强烈谴责,要求伊朗政府采取行动控制局面。同时,英国撤出全部驻伊朗外交官。
现场
掷石块燃烧瓶撤换英国旗
29日,上千名伊朗大学生聚集在英国驻伊朗大使馆门前举行示威活动,高喊反英口号,抗议日前英国政府对伊朗采取的单边制裁。
几十名示威者突破警方防线,翻越使馆大门而入。示威者爬上使馆建筑,将英国国旗换成伊朗国旗,示威学生向英国使馆投掷石块和燃烧瓶,致使一些楼房玻璃被击碎;一些人向空中抛散大使馆内的文件。
伊朗电视台直播的示威活动画面还显示:一名示威者坐在使馆围墙上,手中倒拿着抢掠来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画像。
当天,示威者还与伊朗防暴警察发生冲突。
一个多小时后,大批警察赶到现场,伊朗警方将示威者赶出,关闭使馆大门,逐步恢复秩序。当天下午,不少示威者继续在大使馆前抗议,焚烧英国国旗,不久后遭警方驱散。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另外大约300名示威者冲入英国驻伊朗大使的官邸,将英国国旗换成伊朗国旗。眼下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
此事发生在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降低伊朗与英国外交级别一天之后,示威者要求立即驱逐英国驻伊大使。
6名英使馆人员曾被扣
伊朗媒体报道,大使馆遭冲击前,大使馆人员已经安全撤离。不过,另有德黑兰当地半官方媒体报道称,示威者将英国使馆6名工作人员扣为人质。该媒体报道称,英国驻伊朗大使馆遭受冲击的整个过程当中有6名英国使馆的工作人员被示威者扣为人质。
据伊朗电视台报道,示威者多为伊朗的年轻大学生。29日的示威活动还冲击了英国文化协会驻伊办事处。当天,数百名示威者在英国文化协会驻伊办事处前抗议,其中约百人闯入办事处内部。
伊朗警方随后将示威者赶出办事处,解救出6名遭示威者围困的办事处职员。29日伊朗警方逮捕了12名冲击英国文化协会驻伊办事处的示威者。
伊朗表“遗憾”称政府未参与
伊朗外交部29日晚发表声明,对冲击事件表示遗憾,声明说“冲击外国使馆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行为”。伊朗外交部遵守国际法,有义务为其他国家在伊朗的外交官和外交驻地提供外交保护。伊朗外交部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事件。
路透社援引一名伊朗政府官员的话报道,政府没有组织冲击大使馆和大使官邸的活动。这名官员说:“这不是一场有组织的事件,伊朗政府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事先没有组织和计划。”
英称“不可原谅”并撤人
针对伊朗首都德黑兰29日发生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朗使馆以及英国文化协会驻伊朗办事处事件。英国外交部立即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一行为,称“不可原谅的暴行”,并要求伊朗政府采取行动控制局面。
英国外交部30日发表声明说,鉴于日前发生的伊朗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事件,英国已撤出部分驻伊朗外交官。
声明说,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外交大臣黑格已明确表示,目前首要目标是保障外交人员及其家属的安全。卡梅伦当晚证实所有英国驻伊外交人员安全,并未受伤。英方宣布,英国驻伊朗大使馆正式关闭。
驻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名欧洲外交官说,所有英国外交人员将撤离,其中第一批已前往德黑兰机场,已乘航班飞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按法新社的说法,英国外交人员29日晚离开遭围攻的大使馆,栖身驻德黑兰的其他欧洲国家使馆内。
另外,英国警告本国公民尽量避免前往伊朗的不必要旅行,提醒在伊朗的英国公民为了个人安全应待在室内。
英驱逐驻英伊朗外交官
英国政府30日晚些时候要求伊朗立即关闭驻英使馆,所有使馆人员48小时内离境。
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11月30日对议会表示,他已经要求位于伦敦的伊朗驻英国大使馆立即闭馆,馆内伊朗外交官必须在48小时内撤离。此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刚刚发话,英国政府正考虑对伊朗采取“非常强硬的措施”,以回应伊朗示威者闯英国使馆一事。
分析
伊英“积怨已久”
伊朗议会11月27日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一项议案,要求伊朗外交部在两周内,驱逐上月才到任的英国驻伊朗大使希尔科特,同时召回伊朗驻伦敦大使。议会并督促政府全面降低两国经济和文化合作水平。英国外交部称对伊朗议会的此项议案感到遗憾。若伊朗政府按议案提出的内容采取行动,英国将强硬回应。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此议案已递交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根据议案,伊朗将伊英两国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但如果英国改变针对伊朗的“敌视政策”,伊朗可以将外交关系恢复到大使级。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博罗杰迪表示,如果英国继续对伊朗实施制裁措施,降低外交关系等级的举措只会仅仅是“一个开始”。
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明确表示,伊朗曾进行过核弹研究工作,而且可能至今仍在继续。
11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 奥斯本宣布,英国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停止与伊朗任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或商业往来。这是英国首次动用金融手段对别国进行制裁。英方认为,有证据表明伊朗正在开展核武器项目,这一行为对英国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造成巨大威胁。
同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伊朗重要的石化产品行业实施制裁,同时扩大对伊朗油气行业的制裁。加拿大宣布扩大业已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包括有条件地禁止与伊朗进行金融交易;扩大受禁商品的范围,包括所有用于化工、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商品;修订可能用于核计划的受禁商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受制裁的伊朗人和机构的名单。
美联社分析称,除伊朗要对英国金融制裁实行“报复”外,伊英关系矛盾的长期积累,也是引发这场外交风波爆发的主要原因。
伊朗一直指责英国大使馆在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引发的民众抗议中“多管闲事”。称英使馆支持伊朗国内的反对派,利用自己在当地的职员作掩护,煽动伊朗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加剧伊朗的动荡局面。
伊朗政界始终有一些强硬派人物要求降低与英国的外交关系级别,甚至提出“断交”,而相关提案最近两年也曾多次在议会被提出。
延伸阅读
这一刻让人想起1979
分析师说,冲击事件可能导致本已紧张的伊朗和英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让人联想起伊朗示威者1979年围攻美国大使馆一幕。
1979年之前,美国和伊朗曾经有过很长一段蜜月时光。当时,为了从南方牵制前苏联,并谋求自己在中东的利益,美国曾大力扶植伊朗的巴列维政权作为其中东的代理人。提起那段美伊之间的亲密接触,即使是美国在中东最铁杆的战友以色列都暗生妒意。
但天有不测风云。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示威者冲入美国大使馆,将52人扣为人质,时间长达444天。两国外交关系断绝,至今没有恢复。
提及德黑兰人质事件,对美国军方来说那更是如鲠在喉,因为在那场解救人质的特种行动中,美国军方损兵折将。即便20多年过去也难忘其痛,可以想象,历来睚眦必报的美军肯定在苦等能雪耻的时机。
另外,更具戏剧性的是,前些时间一些西方媒体又曝传现今伊朗总统内贾德也曾参与当年的人质事件,这就更使这段往事变得非同寻常起来。
表态
中方
冲击外交机构不符合国际法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月30日表示,中国一贯主张,外交人员和机构的安全及尊严应得到保障和维护。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这种对外交机构采取的行动不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希望得到妥善处理。”
安理会
伊朗未及时制止
联合国安理会11月2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一事件。美国、德国、法国和欧盟也分别对示威者冲击英使馆表示谴责,并指责伊朗未能及时制止冲击使馆行为。联合国安理会2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伊朗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朗使馆事件,要求伊朗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外交领事人员和外交驻地安全,并充分尊重外交领事人员的国际职责。
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葡萄牙常驻联合国代表卡布拉尔当天向媒体宣读这份声明时说,冲击事件对外交驻地造成严重损坏,安理会理事国对此表示强烈谴责。根据外交领事驻地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并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以及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东道国政府有义务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外交领事驻地不受冲击和破坏,防止扰乱外交领事驻地的治安。
挪威
宣布关闭驻伊使馆
挪威政府11月30日宣布,挪威已暂时关闭该国驻伊朗大使馆,但还没有决定撤离使馆工作人员。
挪威外交部女发言人希尔德·施泰因费尔德告诉法新社记者,“英国使馆遭袭击后,挪威使馆昨天关闭”。问及闭馆持续时间,她说,“我们正不断评估形势”。
施泰因费尔德说,使馆工作人员有4到5人,挪威公民,现阶段仍留在德黑兰,尚未决定他们是否撤离。“已展开评估,截至当前,没有采取类似(撤离)措施。”
法新社评述,挪威是宣布类似闭馆举措的首个欧洲国家。驻伊朗的其他欧洲国家外交机构正评估形势。
德国
临时召回驻伊朗大使
据法国媒体报道,德国外交部长一位发言人11月30日发表声明称,鉴于一天前发生在伊朗德黑兰的英国使馆被冲击事件,德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决定,德国驻伊朗大使应立即被召回柏林征求意见。
声明中还表示,抗议者大闹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是“不可接受的”。当天早些时候,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人员已经全部离开伊朗。
背景资料
1953年 英国和美国策动政变推翻时任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恢复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王位;
1979年 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朗国王巴列维;
1980年 英国关闭驻德黑兰大使馆;
1988年 英国与伊朗恢复全面外交关系;
1989年 3月7日,为抗议英国作家萨曼·拉什迪出版的小说《撒旦诗篇》“亵渎宗教”,伊朗与英国断交;
1990年 9月,伊朗和英国部分恢复外交关系;
1994年 4月28日,英国指认伊朗和爱尔兰共和军存在联系,同年6月,两国互逐外交官,外交关系降级;
1999年 5月,英国和伊朗外交关系恢复为大使级;
2001年 9月,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访问伊朗,旨在加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国际间反恐合作;
2009年 6月,因怀疑伊朗研制核武器,英国冻结价值约10亿英镑(约合16亿美元)伊朗资产;
2011年 11月21日,英国宣布对伊朗施行金融制裁,要求所有英国金融机构停止与伊朗商业往来;
2011年 11月27日,伊朗通过法案,降级与英国的外交关系,驱逐英国大使。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