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50年来首访缅甸 美缅或建"新的关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15: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昨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抵达缅甸首都内比都,正式对缅甸进行访问。由于这是五十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很多媒体使用“历史性访问”来形容希拉里此次的缅甸之行,美国《赫芬顿邮报》评论称“这次拜访对于提升两国关系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信号”。但更多舆论对此事的评价超越了美缅双边关系,认为奥巴马政府打开缅甸这一神秘国家的大门,有拉拢该国制衡中国的意图。
国际问题专家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也认为,不排除美国想与中国争取该地区影响力及重返东南亚战略这些因素。但另一个因素也不容忽视,即缅甸政府开展转型与改革后,美国欲通过“国务卿访问”这一方式进行回应,以支持缅甸新政府进一步的民主改革。
美国重返东南亚,认可缅甸改革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11月30日至12月2日对缅甸开展为期三天的访问,期间希拉里将与缅甸总统吴登盛会面,届时她会广泛接触缅甸非政府组织以及少数民族领袖。据了解,访问期间希拉里将强调“支持缅甸数月来推行的改革,讨论如何在缅甸关键领域深化改革,并巩固自己取得的进展”。并且,还会表明“将坚持与缅甸进行有原则的接触和直接对话”的立场。
自今年年初以吴登盛为总统的缅甸新政府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并着力于民族和解的谈判,被外界认为是“完成了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渡”。上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印尼出席东亚峰会期间,曾承认缅甸在改革方面取得“进步”,还承诺说“若缅甸继续推行民主改革,会与其建立新的关系”。
“缅甸政府释放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信号。比如释放政治犯、开放网络媒体、允许成立工会及人权委员会、修改选举法等。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改革,美国必须做出积极的回应,以促成其进一步的民主改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学者杜兰告诉记者。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副教授喻常森认为,这是双方互相需要的选择。一方面,缅甸在加入东盟之后,希望突破外交瓶颈,加强和西方世界的对话。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对于东南亚政策有所改变,一直强调要重返东南亚,其加强与缅甸的关系是在寻求一个新的突破点。
推进缅甸民主化,美争夺在缅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缅甸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同其国内的民主进程密切相关,尤其是8月19日,吴登盛与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举行会晤,这被西方认为缅甸朝着民主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由于缅甸政府上月修改了现行政党注册相关法律,为昂山素季重返政坛铺平道路。对于希拉里的此次访问,有分析指出,是表达了“美国政府对昂山素季的支持”。
然而,杜兰评价说,“虽然昂山素季仅仅是一个民主人士,但她是美国在缅甸推行民主的一个‘基点’,是促进缅甸改革的一张牌”。她说,缅甸目前只能进一步开放民主改革,让美国明白自身改革不是暂时的。在缅甸能满足美国的条件,美国能顺理成章地发展与缅甸的正常关系。可以说,希拉里本次访问的一个目的也可以理解为“调查”缅甸的民主进程是否真诚。
喻常森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希望树立民主榜样。美国希望把自己的模式推广到全世界,这和美国的外交的“灯塔精神”有关,即希望各国都按照其模式发展。他补充认为,希拉里此行目的,一方面也考虑到了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还有与中国争取在缅甸影响力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将缅甸向民主化的方向推进。
但是缅甸政府却一再强调其民主过程是“缅甸特色”,而非照搬美式。吴登盛此前表示,“缅甸与西方国家不同,需要逐步推进民主改革”,当下尤其需要考虑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以及振兴缅甸经济,使缅甸成为现代化国家。
-分析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毗邻而居,两国人民一直拥有深厚的“胞波”情谊。然而,随着希拉里脚步到达缅甸后,“美国利用缅甸制衡中国”、“缅甸在中美两国间左右逢源”等观点不时在媒体出现。香港“亚洲时报在线”认为,纵观这次行动和美国政府近年来在东亚地区的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其正在执行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虽然奥巴马政府极力否认,但是很容易看出,一项针对中国的政治策略正在形成。
英国卫报发表文章称,缅甸和美国的过度亲密可能会让中国产生怀疑。长久以来,缅甸是中国在国际上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排在泰国之后,是缅甸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面对这些质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称,“中方欢迎缅甸同西方有关国家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接触、改善关系。”杜兰也认为,那些炒作“遏制中国”的阴谋论稍显夸张。中缅两国友谊比较深厚,缅甸政府依然能够认清中国对于缅甸的帮助,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很多。但杜兰提醒说,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努力程度还不够。美国的NGO(非政府组织)在缅甸活动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并且,由于缅甸曾经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意识形态也是比较接近西方。现在媒体出现各种质疑声音,说明中国在对缅外交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魏香镜 实习生 王家伦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