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日媒:对欧出口低迷导致中国制造业面临严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15: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日本《富士产经新闻》11月28日报道 题:对欧出口下降导致中国制造业发生变化(记者河崎真澄发自东莞)

  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发生变化。据业界估计,12月1日将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将跌破50这个景气“荣枯线”,而且是中国PMI23个月以来首次跌破该值。其背景是,市场担忧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欧洲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将导致中国出口低迷。

  中国从2005年开始发布PM I数据。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由于经济前景趋于不透明,该指数一度跌破40,但当年11月以后迅速回升,到2009年初已经收复50大关。

  中国的官方贸易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15.9%,低于9月份的17.1%。剔除季节因素,为2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对欧盟出口增长为7.5%,较之前的两位数增速明显放缓。今后中国对欧盟出口很可能转向负增长。

  在广东省等中国沿海地区,作为中小规模制造业核心的香港企业已产生强烈危机感。香港工业总会指出,除欧洲危机以外,中国沿海地区工资上涨和人才不足等问题加剧也是导致当前困境的重要原因。

  广东省等.沿海地区的出口制造业以人海战术制造廉价商品为基础,但现在这一基础因劳动力不足和人力成本攀升而开始崩溃。最大出口对象欧洲的经济低迷对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PMI跌破50,预示着高速发展的“世界工厂”中国正在经历转折。

  日本《读卖新闻》11月28日报道 题:中国出现金融缓和迹象

  在即将进入12月之际,市场普遍认为迄今为止一直采取金融紧缩方针的中国政府将向缓和方向转变。因为中国不仅面临出口增幅下降问题,而且国内的物价上涨速度明显放缓。

  10月份中国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额达到5868亿元,环比增长25%。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增长表明,金融政策已开始向缓和方向转变。”

  不过,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今年1至10月份同比增长24.9%,而且消费依然坚挺。因此,中国不大可能采取刺激景气效果明显的降低利率措施。业内多数人认为,中国可能从12月中旬开始正式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