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危情探源直指文化短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7:38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王静宇

   11月29日,是记者探访“鬼城”的第三天,也是住在和康巴什紧挨着不到15公里的伊金霍洛旗的第一天。

   “你们现在去康巴什会展中心?那里晚上人都很少,现在白天去更是没有人,都锁着门呢。”得知记者要去康巴什会展中心的目的后出租车司机姜师傅说。

  宏伟气派的

  文化建筑

   出租车飞快地向康巴什方向驶去,“姜师傅,康巴什当地都有什么文化建筑?”坐在后排座椅的一位记者问了起来。

   “哎呀,那可多了,有你们去的会展中心,有图书馆、博物馆、民族剧院,还有公园等等。”姜师傅说。

   经过记者和姜师傅的沟通交流,姜师傅同意给记者当向导,“你们说想去哪我都知道,在这开了五六年的出租车了嘛。”姜师傅笑着说。

   大约有十几分钟的工夫,出租车就进了康巴什新区,“你们看看,这里除了盖房子就是这些文化类的建筑施工工地。”以为记者还没有来过康巴什新区的姜师傅指着车窗外告诉记者。

   “会展中心是康巴什新区七大文化建筑之一,是鄂尔多斯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主体外观造型为蒙古包、马鞍,广场设计以哈达为元素,象征着鄂尔多斯人民的热情好客。”姜师傅指着会展中心笑呵呵地给记者介绍。

   记者指着前两天见过的一座类似椭圆形状的高大建筑问姜师傅,“这是什么建筑?”

   “这是博物馆,在康巴什,当地人都称博物馆为‘鸟巢’,它的外观和气势都是模仿北京的鸟巢所设计建筑的,在当地算得上是标志性建筑。”

   “我还是带你们去北区看看吧,那里的建筑更漂亮。”姜师傅说完就把车开向了北区方向。

   在康巴什北区,民族团结主题公园项目就坐落于此。

   “这个项目占地差不多有4400亩,在成吉思汗广场那个什么新区政府说的中心景观轴线延伸线的北端。”姜师傅说。

   下车后,记者在主景观节点民族团结广场上看到,有很多红色柱子,记者仔细数了数有56根。

   记者仔细观察到,柱头和柱础就像北京人民大会堂东侧门柱的图案元素,柱体周围则采用了醒目的“中国红”作为外装饰,每一根柱子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青年男女。

   “这是国庆60周年时北京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团结柱的复制品,由北京市政府赠送给鄂尔多斯市的,好像是由新区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安装的。”姜师傅回答道。

   记者一边往里面走一边发现,遍布在这个民族团结主题公园里面的有民族团结门、民族团结广场、团结路、民族团结博物馆、民族塔、草原之梦主题营地、民族生活馆、蒙古风情园、儿童乐园、民族风韵特色酒店等10余处特色景观节点。

   姜师傅表情凝重地说,“建造这些东西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人力。”

   “当初北区建设的时候就定义为康巴什新区的‘后花园’,光区域内的道路就有16条,差不多有54公里,不仅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西部都是功能设施最为齐全、景观环境最为优美、品位档次最为高端的文体功能拓展区。”姜师傅说。

   “我们出租车司机参加过新区管委会统一组织的专门培训,给游客介绍新区的相关知识,所以懂得多些。”姜师傅笑了笑。

   看到记者兴致勃勃地观赏着景物,姜师傅和记者聊得更深了。

   “2009年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和2010年的首届国际那达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都是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当时是有15项还是16项体育活动是在康巴什新区举行的,那时的人很多,有很多游客还有观众。”姜师傅说。

   看到记者的眼神,姜师傅又接着说,“2010年夏天,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还来鄂尔多斯慰问演出,当时的主会场就在鄂尔多斯。”

   从姜师傅的语言和表情上,记者仿佛看出了姜师傅还为那个时期繁华热闹的集结而感到兴奋和激动。

   “那边还有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在那里举行赛车比赛,成功举办过好几场国际赛事,那里的赛车迷也比较多。”

   吃过午饭,记者走访了康巴什的“中国民族艺术展览中心”。 地上空着的是规划整齐用白线标注好的一个个空停车位,只有一位保安站在门口自动推拉门的里面,门口旁边的玻璃上布满了沙尘。

   “这里怎么没有人,那么冷清啊。”记者走进大厅,看着门口的保安说。

   “是没有人,本来来的人就少,今天又不是周末。”这位保安告诉记者。

   “以前人多不多呢?”记者问到。

   “我不太清楚,我刚来这有3个多月,来的时候就和现在差不多,有的时候会有点人。”这位保安回答道。

   记者缓缓向里面走去,大概用眼睛扫了一下之后,来到了洗手间,在洗手间的对面墙上写着“网吧,酒吧,KTV,茶水室等等”,前面用蒙古文写的字好像是楼层分布,记者猜想着。

   为何在“中国民族艺术展览中心”里面还有这么多休闲娱乐的地方,记者百思不得其解。

   “说是民族艺术展览中心,可是当地人都不去看,民族艺术有什么好看的,为了吸引人气,就改造添加了一些消费设施。”姜师傅解释道。 “其实不光人口少,康巴什当地人的生活理念还达不到高度,不会享受生活,生活档次也低。”姜师傅说。

   当记者问及何为生活档次低时,姜师傅数着手指头说,“喝酒、打牌、唱歌、洗澡就这些生活消费方式,像你们北京人那个什么喝喝咖啡看看电影喜好个艺术品的很少很少。”

   “那边有三座相互倾斜仿佛要倒在一起的建筑物就是图书馆,你们可以过去看看。”姜师傅说。

   随后记者来到了图书馆,空荡的停车位、被风沙遮住的外墙体依旧显示了它的“孤单寂寞”。

   “对了,剧院那里前段时间汪峰来过康巴什举办过演唱会,当时的宣传图像还在那呢。”姜师傅说。

   下午3时左右,记者一行又驱车前往新区管委会,在康巴什管委会的南侧,记者看到了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而记者一眼望去,却没有见到任何的建筑物。

   “现在都是在建设中,你看这些被挖出来的沙土,还没开始盖呢。”姜师傅告诉记者。

   “什么时候这里开始建筑施工呢?”记者问道。

   姜师傅摇了摇头,“这个不知道,只是确定这里肯定是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具体的你可以问问管委会那边。”

   走访完康巴什的文化建筑物,记者想起了在北京稀缺资源的停车位,市民每天大早上在公园和某些广场晨练的情景,还有拥挤不堪的地铁与公交、人山人海繁华热闹的电影院和一些购物广场,不知道康巴什新区的居民真的生活幸福吗?

   记者在某建筑施工的墙体上看到“努力打造中国西部生态宜居城市”宣传标语,“现在康巴什新区提出建设科学新区、魅力新区、和谐新区的建设目标,鄂尔多斯也提出努力打造现代之城、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希望之城、和谐之城的口号和目标。”姜师傅说。

  人口少造成场馆冷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