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牛排 一块造价几百万(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7: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波斯特展示人造牛排
▲培养皿中两端被夹在尼龙搭扣中的人造肉
记者/刘亚斌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预言,未来人类根本不用养鸡,因为可以“种”出鸡翅来。如今,丘吉尔的预言应验了——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血管生物学家马克·波斯特利用干细胞离体培养技术在实验室中种出了“牛排”。
不像牛肉像贝肉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波斯特先从牛身上提取肌肉干细胞,然后将其浸泡在由糖、氨基酸、油脂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制成的混合液中,培育成每条大约2.5厘米长、不足1厘米宽的肌肉条状物。这些人造肉条非常薄,几乎是透明的,看上去不像牛肉更像是贝肉。与所有肌肉组织一样,人造肉条也需要通过锻炼才能长得强壮。为此,波斯特在培养皿里用维可牢尼龙搭扣夹住人造肉为其提供阻力,以帮助它收缩和伸张,从而强壮肌肉纤维。维可牢尼龙搭扣实际上是两层尼龙带,其中一层上有小钩,另外一条的上面则是数千小环,钩与环牢牢地粘在一起。
波斯特把3000 条人造肉条叠放在一起,制成了人造牛排。这样小小的一块牛排虽然看上去毫无食欲,却要花费将近25万欧元(约合210万元人民币)。波斯特说:“人造肉不真正产自动物的身体,也不同于模仿肉类的豆制品,它是货真价实的肉。人造肉由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手工制造,既耗时又耗力,这是它的生产成本如此高的原因。”
高价假肉有所值
既然人造肉的成本如此高昂,为何还要研究它呢?因为人造肉能解决食物短缺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30年,世界养殖业的肉类年产量将会从1997年至1999年的2.18亿吨增加到3.76亿吨。与世界人口的增长量相比,这样的增幅显然是不够的。
养殖业也是低效率产业。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斯特兰·韦林表示,传统的肉食生产产量很低:要获得15克可以食用的肉,你必须给动物喂大约100克植物蛋白。要想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找到生产肉的新方法非常必要。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显示,肉类加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约占全球总排量的18%,随着中国和印度等迅速发展的国家的肉食需求量增加,这一比例还会增加。
韦林表示,使用人造肉代替动物肉将会减少35%到60%的耗能,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到95%,而且占用土地量比传统生产动物肉的方法大约少98%。英国牛津大学野生生物保护研究室的托密索表示,人造肉将会成为解决养活全球不断膨胀的人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和节省能源及水的一种方法。
鲜嫩美味并不难
无独有偶,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一所小小的实验室中,米罗洛夫博士整日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一排排的试管,里面是浸泡在牛血清培养基中,从火鸡身上提取出的可以成长为肌肉组织的胚胎细胞。
米罗洛夫博士表示,想要让人造肉鲜嫩多汁其实很简单:掺些脂肪或者植入血管组织便可,这样内部细胞就可以吸收外部氧气,从而生长出肌肉纤维来。“口味至关重要。”波斯特承认人造牛排还不够美味可口,就连自己也没有胃口尝试。但波斯特确信,只要加入适量的种类合适的脂肪,再注入一些血液,让人造肉具有颜色和铁元素,便可以在外观和口感上与真肉相媲美。波斯特还表示,他将令人造肉更具营养,拥有更少的饱和脂肪和更多的不饱和脂肪,并计划在明年8月或9月推出第一个人造肉汉堡包。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