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国建:浅谈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22:13 来源: 财政部网站

  峡江县财政局张国建

  会计核算工作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与国家财产安全,堵塞资金安全管理漏洞的重要环节。根据各级财政部门公开的财政检查报告以及各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日常核算工作存在大量会计行为不规范、信息失真严重的问题,存在着引发会计风险的环境。行政事业单位是行使国家赋予的一定权力、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一般比较简单,但是其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调研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各级财政部门公开的财政检查报告以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1、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完整。一是会计原始凭证填写的经济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的项目内容不符。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形式:一为填写项目内容移花接木。诸如:明明是购物券,却填写为材料等品名,有的将不能报销的化妆品、手机、日用品等请客送礼的物品以“办公用品”为名,堂而皇之地通过虚假的凭据合法报销列支;国家严禁公款旅游,就以考察学习、研讨会等名义出据票据,予以报销。二为经济项目内容与发票使用范围、经营范围不符。如:使用商业零售发票,项目内容却填写为运输费,饮食业发票项目内容填为复印费,既给会计监督造成了困难,又难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写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如:开票日期时常不填写;开票人、收款人,只填写姓不填写名,有的干脆不填写;购买单位的客户名称要么不填、要么填写不明确;项目内容、数量以及单位不填或少填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金额数字填写模糊,漏填小写金额或大小写金额不符;有的原始凭证的填写表面上看符合规定要求,但实际上存在填写的随意性和造假成份很大。三是忽视对支出的审核和控制,对原始凭证审核手续不完整证,有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证明人签字。这些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原始凭证一旦纳入单位会计核算,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记账凭证制作不规范。一是有的单位填写会计记账凭证摘要过于简单;二是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三是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

  3.账簿设置登记不规范。一是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岗位变动时不填移交时间,导致经管人员责任不清;二是未按要求建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三是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的挖补、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

  4.财务报告不完整、不真实。一是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二是存在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账表不符的情况。

  (二)会计核算中内控制度不健全

  1、未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部分核算单位一没有按要求建立各项会计核算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内部监控、稽核监督等制度也未按要求建立到位。二没有建立财务印鉴保管制度,没有将财务印鉴按要求进行分开保管和使用。

  2、资金会计岗位设置不到位。有些单位未设置专职的资金会计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也未设置第三方负责与银行对账岗位,而是由核算会计兼任资金会计直接与银行进行对账,这样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应分开设岗的基本要求。

  (三)资产核算不真实

  表现为:会计核算上新增固定资产不记账,减少固定资产不冲账导致账实不符。有些单位甚至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致使固定资产实有价值及数量无法落实。

  (四)电算化会计核算管理不完善

  1、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不符合要求。有些单位的电算化记账凭证中的会计主管、记账、制单、审核、出纳等岗位未按要求进行设置,或即使按要求设置了,但也没有按要求执行到位,而是由会计一人完成记账、审核等全部程序。

  2、电算化档案管理不到位。很多行政事业性单位施行会计电算化后,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一些单位的电算化会计资料不完善,加之没有及时修订相应的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制度和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电算化会计资料被自然损坏甚至人为损毁,导致行政事业性单位会计信息泄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事业性单位会计电算化软件近年来频繁更换和升级,原相关的会计软件和文档资料也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这部分会计资料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保管和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也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另外,目前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的凭证、账表采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的纸质材料,很容易褪色造成字迹不清,难以完好地保存到规定的保管年限。长期下去,必然导致会计档案的不完整和不安全。

  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核算单位对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一是有法不依。尽管《会计法》、《现金管理条例》、《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对弄虚作假者和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作了许多规定与限制,但受到法律制裁的却很少,造成一些单位有法不依,法规形同虚设,给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二是认识不到位。由于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加之少数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法规知识缺乏了解,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严重,对违法违规的严肃性认识不足。三是监管不严。单位内部、社会、国家三类监督之间对会计核算的监控缺乏协调和配合,很难形成有效的合力。监管部门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不够及时,对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

  (二)相关领导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

  有些部门、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甚至为各自部门或个人利益所驱动,钻管理上的漏洞。业务经办人、个别财务人员、个别领导干部、各主管部门为达到各自的目的,想方设法在会计核算上做文章,将不能报销的项目填写成能合法列支的项目,编造虚假凭证,为部门利益,甚至非法支出大开方便之门,损害国家利益。

  (三) 缺乏电算化会计知识,认识不到位

  少数会计人员和单位财务领导对电算化会计知识缺乏,对电算化会计的软件、硬件及生成会计资料的组成内容不甚清楚,缺乏对电算化会计资料的管理经验,重有形的、纸介质的档案管理,轻无形的、光、磁等介质档案管理。这样就造成存有会计数据、会计软件的光、磁介质会计档案和其他会计文档资料未能及时归档纳入正常管理程序。

  三、规范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加大法律法规执法力度。一是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中产生混乱。二是加大检查监督办度。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时,要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作为衡量会计工作的基本标准和依据,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有账外账的单位,除责成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外,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强化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度建设,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 一要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不相容岗位的设置、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两级对账、财务印鉴及重要票据的分开保管与使用、资金拨付的审批权限、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切实按程序办事。二是要坚持收支两条线。要继续深化以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认真搞好“收支两条线”制度的贯彻落实,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行为。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会计基础工作要规范化,广大的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关键。一是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财务人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二是要不断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要注重财会人员在职后续教育,应有计划、有组织的分期分批轮训在岗的财会人员,及时掌握新出台的财会、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坚持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与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密切相关,从事会计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现象。

  (四)完善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对行政事业性单位电算化会计资料的保管方式、保管条件、行政事业性单位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应做明确的规定,并按要求严格执行。应对纸质档案和磁性介质档案进行分类保管。其中,光、磁介质会计档案应以只读形式保管,备双份,并呈异地存放。这样做既可防止光、磁盘损坏丢失数据,又可防止一些人为因素破坏会计数据。由于光、磁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存储在光、磁介质上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