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 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4 07:11 来源: 经济日报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隋笑飞)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纪念大会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大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戴秉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大会。

  李长春在贺信中向全国对外广播系统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他说,70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已经成为中国感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这对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希望全国对外广播系统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改革创新、开拓进取,适应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要求,着力在增强对外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在提高新闻信息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上下功夫,在扩大国际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媒体,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70年来,几代对外广播工作者以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对事业的热爱,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广泛传播中国声音,架设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推动对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树立中国良好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坚持开放办台、改革立台、创新强台、人才兴台,作用日益突出、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主阵地和排头兵。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对外广播事业新局面,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把握正确导向,遵循传播规律,在加强内容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发展新媒体新业务上取得新进展,在拓展传播渠道上取得新突破,不断增强传播能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刘云山强调,新形势新任务赋予对外广播事业新使命新要求。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充分展现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国家形象。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讲究传播艺术、提高传播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声音的话语权和感召力。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统筹无线广播与在线广播,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统筹内容创新与技术创新,打造影响广泛的国际一流媒体。要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创新方式、拓展渠道,努力扩大中国广播节目的覆盖范围和世界影响。要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对外传播需要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为做大做强对外传播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蔡赴朝也在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要充分发挥对外传播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内容建设并重、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并重,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努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开创对外传播新局面。他要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围绕构建国际传播体系,贯彻外宣“三贴近”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完善全球采编播网络和节目内容建设,推动对外广播事业科学发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在会上发表讲话说,国际台将按照中央总体部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开创国际广播事业新局面。一是加快推进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建设,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加快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骨干作用;三是加快推进国际传播内容建设,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主导作用;四是加快推进传播机制创新,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推动作用。

  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对外广播工作者代表,外国驻华使节代表以及外国听众代表等共700多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用日语广播,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创立。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61种语言全天候向世界传播,是全球使用语种最多的国际传播机构,拥有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手机等五种媒体传播手段。2011年,每天累计播出节目3000多小时,全年收到境外听众来信预计超过300万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