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希拉里又访亚洲 挖中国墙角成功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4: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希拉里又访亚洲挖中国墙角成功否?

  “发展中国家要做一个聪明的受援国”,“警惕那些只对挖掘你们的资源更感兴趣的援助国,它们不会想着去构建你们的能力”,“它们提供的某些资金也许有助于填补短期预算缺口,但这些权宜之计不会产生可持续的结果。”这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1月30日赴缅甸途中在一个援助会议上发表的讲话。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是“警告来自中国的援助”。作为美国国务卿,她这次有点口不择言了。美国以往的霸气和自信没有了踪影,国务卿开始靠说“坏话”来挑唆亚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个美国未免落差有点大。

  实际上,希拉里并非第一次进行类似的挑拨。去年11月,她访问柬埔寨时就曾怂恿柬方勇于向中国提出所谓“关乎柬埔寨利益”的问题;今年7月,她在印度的一番要其“冲出南亚,领导亚洲”的鼓噪又引起国际舆论阵阵骚动。

  希拉里这样做或许是在努力填补美国现实手段之不足,美国的财政赤字已是天文数字,贸易竞争也很乏力,被迫到处借钱。它现在增加一美元的外援,就意味着多一份赤字的压力。希拉里或许以为“巧实力外交”威力无边,她只要动动口,就可以忽悠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但这恰恰难以使美国真正赢得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合作和尊重。

  希拉里“奖赏”缅甸 大摆友好姿态

  

希拉里又访亚洲挖中国墙角成功否?

  11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抵达缅甸首都内比都的内比都国际机场。当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抵达内比都,开始对缅甸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新华社记者张云飞摄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天提出了对缅甸实施改革的首个回报。她说,美国将向这个与世隔绝的国家提供更多援助,并考虑在中断约20年后重新派遣驻缅大使。

  希拉里1日与缅甸总统吴登盛会谈,向缅甸送出“考虑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支持对缅国际援助”等“小礼包”,美国舆论称这是一种“奖赏”。

  她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还清楚地表明,虽然已经采取的措施可能前所未有并且受到欢迎,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法新社内比都12月1日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天呼吁缅甸切断与朝鲜的“非法关系”,并称缅甸当局已保证它并没有与平壤进行合作。

  希拉里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内比都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和第1874号决议,切断与朝鲜的非法关系。”

  她表示,缅甸总统吴登盛“坚定保证”缅甸将遵守禁止向朝鲜出口武器的联合国决议。

  【美联社仰光12月1日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缅甸期间与反对派领导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会面。

  这两位女性今天在仰光共进私人晚餐,明天她们将在昂山素季的住所举行更为正式的会谈。尽管她们曾通过电话,但这是两人的首次见面。

  【法新社仰光12月1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对缅甸民主派领导人昂山素季说,美国将为其提供永久支持。

  奥巴马让国务卿希拉里在仰光与昂山素季见面时亲自将他的一封信转交给后者。奥巴马在信中写道:“我们现在支持你,也将一直支持你。”

  (责任编辑:王慧绵)

  

  希拉里访缅甸,“功夫在诗外”

  

希拉里又访亚洲挖中国墙角成功否?

  12月1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右)在内比都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 新华社记者张云飞摄

  希拉里这次访缅的大背景是美国最近接连出招推动“太平洋战略”,与之前强化澳大利亚驻军、在南海争端问题上支持菲律宾等举动不同,如今它瞄准的是缅甸这个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盟友”的国家。

  这是美国国务卿50年来首次访缅,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宣示下,此访被赋予别样含义。

  择时访缅用心良苦

  观察家注意到,今年11月“恰恰”是缅甸国内政局两大变化一周年。去年11月,缅甸举行了首次多党制全国大选;同月,缅甸政府释放了长期被软禁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而白宫“恰恰”也是在奥巴马与昂山素季通话后,才对外公布希拉里访缅消息。

  “可见,希拉里选择11月访缅用心良苦”,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瞿健文认为,华盛顿希望借此行传递出对缅甸国内和解与民主化进程的肯定与支持。不过,在“首肯”的同时,希拉里没忘再“添一把火”。她的行程单显示,她不仅将会晤缅甸当局高官,还将接触当地非政府组织及少数民族领袖。可见,美方希望此访能促使缅甸当局做出进一步“民主改革”。

  当然,联系到华盛顿 “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希拉里访缅也有“功夫在诗外”之意。通过缓和甚至改善与缅关系,华盛顿希望在本地区获得更大发言权与影响力。中国前驻缅甸大使程瑞声认为,缅甸地处中印之间,战略位置重要。由于缅美关系长期对立,缅甸对美国外交而言仍是空白地带,美方此行有填补空白之意。

  对于希拉里此访,缅甸当局持积极态度。德新社分析,缅甸民选政府试图缓和与西方国家紧张关系,争取结束西方施行数十年的对缅经济制裁。这能否如愿,美方的态度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王慧绵)

  

  希拉里在亚洲使劲挖中国墙角

  到缅甸:含沙射影地搬弄是非

  

希拉里又访亚洲挖中国墙角成功否?

  资料图: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警惕那些只对挖掘你们的资源更感兴趣的援助国,它们不会想着去构建你们的能力。它们提供的某些资金也许有助于填补短期预算缺口,但我们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这些权宜之计不会产生可持续的结果。”这是希拉里11月 30日去缅甸途中在一个援助会议上发表的讲话。英国《金融时报》说,希拉里警告,强大的新兴经济体可能更感兴趣的是榨取自然资源而非推动真正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接受援助时应做一个“聪明的顾客”。该报称,“希拉里没有特别点名是哪个援助国,但缅甸最大的经济靠山是中国”,而希拉里访缅目的之一就是“平衡中国在这个被孤立的 6000万人口国家增加的影响力”。

  “希拉里这样的挑拨不像大国领导人的做法,显得小家子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袁鹏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袁鹏说,希拉里最近多次做出类似挑拨,这一方面跟希拉里本人性格有关,她骨子里是一个比较强调人权和价值观的人,作为一个强势国务卿,她在奥巴马政府任期中可能还只有一年时间,现在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那套东西放大。另一方面,这也表明美国在国力走向衰落时心态正在发生变化,已不像过去那么开放和平和,变得焦躁。

  《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是否采取其他措施有待观察,取消对缅甸的制裁现在还不在日程之上。法国媒体评论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国应解除对缅甸的制裁,这一表态是反“将”了美国一军,因为撇开“鼓励”、“改革”之类的套话,制裁问题才是缅美关系的实质性瓶颈,而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详细

  美在缅甸搞"外交赌博"

  希拉里人还没到缅甸,有关此次 “历史性访问”的动静已经闹得很大,被认为是奥巴马参加东亚峰会之后的又一次“彰显美国重返亚太力度”的重大外交举动。美联社和路透社都把此举视为奥巴马“外交政策的赌博”,押的是“处于重大变革边缘”的缅甸朝美国希望的方向行进,而获得的红利之一是“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美国的胜算看起来不小,西方媒体最近有大量“揭开缅甸神秘面纱”的报道,其中比较集中的观点是,“缅甸领导人正在下一盘大棋”。但50 多年的坚冰显然不会一下子融化,美国议员已习惯性地列出要求缅甸让步的清单,从建立民主制度、公开核计划、释放政治犯一直到交待与朝鲜的关系等。这对希拉里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中国学者认为,希拉里的访问必然会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问题只在于缅美走近的程度如何。“缅甸不会全面倒向美国而与中国疏远”,仰光外国语大学社会政治系教授丁吴29日对《环球时报》说。他认为:“这与缅甸的生存策略有直接关系。因为缅甸深知,与强大邻国为敌,只会沦为远方他人的盾牌。”

  (责任编辑:王慧绵)

  

  离岸平衡,美国对华新手段?

  

希拉里又访亚洲挖中国墙角成功否?

  12月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讲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1月30日下午抵达缅甸新首都内比都,开始对缅甸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新华社记者 张云飞 摄

  《印度快报》说,印度正紧盯缅甸上演的“东方大博弈”。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认为,美国拉拢缅甸是一种“更微妙的入侵”。日本TBS电视台1日评论道,希拉里在会谈中多次要求缅甸“进一步推动民主化进程”,希望“缅甸走上全面民主化道路”,这是美国针对中国而在亚洲推进的“价值观外交”的一环。其实质是拥有民主制度的国家联合起来牵制中国。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希拉里抵达缅甸在中国引发大博弈上演的担忧,被视为试图包围中国。中国一名专家说,使用缅甸港口将使中国西部与印度洋的距离缩短3000公里,但随着美国在太平洋争夺影响力,中国通过缅甸抵达印度洋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日本《产经新闻>1日写道,“美国务卿访缅让中国充满不安和不满”。缅甸和朝鲜、巴基斯坦并列为中国三大盟友。缅甸接受中国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军事等多个领域的支援,中国也将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经缅甸西部港口运到中国;为确保云南等地用电,中国计划在缅甸修建发电站;中国海军将来在亚洲施展拳脚也打算利用缅甸港湾。文章称,缅甸离开中国,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失去重要盟友,也会使迄今为止的对缅投资泡汤,还会迫使中国不得不改变对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

  “离岸制衡。”美国《新闻周刊》11月 28日以此总结奥巴马政府新的外交战略,“从波斯湾经兴都库什山脉到南海” 都是如此。“这是美国遏制对手的最佳方式,不在陆地上与他们正面对抗,而是通过保持美国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加强那些把美国视为他们强大邻国自然平衡物的弱小国家”。文章说,该战略在美国这样一个拥有强大技术和海军力量而又对伤亡数字高度敏感的国家源远流长。二战期间,罗斯福在美国被迫参战后曾希望把美国在欧洲战场的参与只限于提供空军和海军支持,让俄罗斯人和英国人在地面上打击德国人。文章称,当财力和信心不足时,这种战略思想就会获得青睐,它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减少代价同时保持影响力的方法。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似乎不认可这种新战略,该网站以“华盛顿笨拙的对华遏制政策”为题写道,美国毫不掩饰对华遏制意图,这是一个愚蠢的政策,它将使至关重要的美中关系复杂化,或许造成两国关系的永久损害。可能更糟糕的是,这项遏制政策象征多于实质,从而一方面具有挑衅性,另一方面却毫无效果。文章说,以美国在澳大利亚驻扎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来说,很难想象在什么情况下这样一支小规模部队在军事上会派上用场。这种部署虽在军事上无用,但向北京传递了一个有敌意的信息,从而激起中国人的反感。对奥巴马政府重申跟菲律宾之间近乎垂死的同盟的明显努力,也可以得出类似结论。混乱、三流的菲律宾军队,在任何危机中都不是好的安全伙伴。

  (责任编辑:王慧绵)

  

  希拉里促印争当亚洲领头羊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要印度“冲出南亚,领导亚洲”的鼓动声引起印度媒体一阵骚动。对于这个明显的“支持印度抗衡中国”信号,印度媒体和民众同时发出了欢呼和质疑声。有人认为,对于“周边全是敌人”的印度,和美国结盟不失为一个好策略;也有人认为,美国干涉亚洲事务的唯一目的是削弱各方的影响力,挑起地区动荡,“印度不能上当”。路透社21日分析称,虽然印度和美国一样对中国抱有很大担忧,但仍小心翼翼地避免“选边站”。

  “现在该是领导的时刻了。印度不应该只是‘向东看’,而应该有所行动。”希拉里的这番讲话被印度各大媒体大规模报道。《印度斯坦时报》21日称,在所有新兴国家中,美国对印度成为“全球性玩家”的潜力倾注了最多热情。报道还称,金奈是印度辉煌过往的象征,希拉里选择在该地有百年历史的图书馆发表讲话,是强调“印度可以再次崛起”。希拉里还在演讲中称是印度的“爱慕者”,盛赞印度具有“巨大潜力”,并呼吁印度要“更加自信”,从邻国缅甸下手,利用其对缅甸领导人的影响力促使其释放民主人士昂山素季,推动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的政治进程。美国ABC新闻网报道说,希拉里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美国拉拢印度对抗中国”的意图再明显不过,这也是美国近年来一直执行的策略。《印度时报》21日发表评论称,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像美国一样提供给印度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新德里过于担心北京的敏感性,以至于不能严肃考虑和华盛顿及东亚关系的战略选择。”>详细

  希拉里挑拨中印:害不了中国 暴露了自己

  去年美国在东北亚放了几把火,小有收获,但未能真正烧起来。今年伊始,美国就在南海地区明里暗里纵容越南和菲律宾同中国闹腾。现在又企图利用同印度的战略对话机会,在对中国“负面下注”方面完成它的“第三部曲”,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新丝绸之路”,即美国战略棋盘上孜孜以求的 “欧亚大陆线”(从南亚经中亚直至朝鲜半岛)。如果它真的成功了,那对中国真是“C”形甚至是“O”形包围圈了!

  可惜,这太离谱了,太一厢情愿了。中国周边并没有出现美国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蓄意宣传和期待的那种“紧张局面”,既没有什么“鸿门宴”,更没有什么“剑拔弩张”。随着时代变迁量变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及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今天的世界已不是冷战结束初期的世界,今日的亚洲也不是二战后的亚洲,中国同周边国家更不是历史上和冷战时期的那种关系。这种局面的出现,并不是凭着美国那样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它津津乐道的“巧实力”,而是凭着中国的“亲和力”。

  诚然,在领土和领海方面,中国同周边某些国家目前仍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方面,中国与它们也有所不同。但中国并没有像美国和日本右翼媒体宣传的那样,向它们“不断展现肌肉”,态度“咄咄逼人”,企图建立现代的“朝贡制度”,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采取睦邻和安邻政策;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合作共赢”,准备与有关国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国已经同缅甸、阿富汗、俄罗斯和中亚诸邻国成功解决了边界问题,也有智慧和耐心逐步解决同其他国家尚存的问题。有个别华人专家说,这些全都是“空话”和“老一套”,缺少“新思路”。其实这正是中国的“亲和力”所在,也是中国顾全大局的表现。

  从美国全球战略诉求来看,美国目前对中国“两面下注”并非不可理解。不过,不断在“负面下注”,到头来是要倒霉的。这既不利于中美关系新定位的正面落实,也不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它伤害不了中国,但却暴露了自己国际行为的阴暗面和脆弱性。

  (责任编辑:王慧绵)

  

  希拉里劝诫柬埔寨不要过分依赖中国

  2010年11月,希拉里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访问期间又说了些有“挑拨”意味的话,她劝诫柬埔寨在整个亚太地区建立多元伙伴关系,不要“过分依赖”中国。

  据法新社报道,当被问及有关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影响力渐增的问题时,希拉里说:“你们要寻求平衡。你们肯定不想过分依赖任何国家。”她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而且中国有着令人兴奋的未来。柬埔寨当然有许多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理由。”不过,她话锋一转说:“柬埔寨还必须对中国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希拉里对她的柬埔寨听众说,湄公河上游的水坝就是挑战之一。法新社称,对于中国在湄公河上游启动一系列水电项目的做法,已有环保组织表示批评。目前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捐助国,有近400家中国公司在柬埔寨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其中包括水电站大坝和燃煤发电厂等关键基础设施项目。

  对于希拉里语出惊人“离间”中柬关系,美国彭博社称,此次希拉里柬埔寨之行是奥巴马政府确定其在亚太地区领导地位、制衡中国渐增影响力的努力的一部分。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东南亚项目负责人恩内斯特?鲍尔表示,目前中美两国都在扩展在柬埔寨的影响力。“现在美中均在激烈争夺柬埔寨民心,两国已经展开了一场真正的较量。我们还未放弃他们,而中国人也真的需要他们。”

  美国湄公河问题专家克罗宁前不久曾公开表示,中国在澜沧江正在建设的水坝已经开始对下游湄公河的水源造成了影响,如果再建,整条湄公河的自然生态都将受到破坏。分析人士称,美国认为中国在澜沧江建水坝最终会和湄公河下游国家发生水源争端,因此将此作为介入东南亚的一个机会。2009年7月美国推出“湄公河下游计划”,即通过对湄公河次区域的援助,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希拉里今年7月曾在东盟地区论坛期间,会见了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外长,为该计划注资1.87亿美元,旨在从经济和援助入手,全面应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东南亚主要国家不仅在防范中国崛起,而且在微妙地支持华盛顿以限制北京的战略余地。因此希拉里对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国的访问正是时候。(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王慧绵)

  

  希拉里会在缅甸成功挖掉中国的墙脚吗?

  希拉里的挑拨很失风度

  中国的对外援助不能说没有缺点,但至少比美国的外援纯粹,援助就是援助。美国外援通常以军事援助为主,附加严苛的政治条件,很少触及受援国的民生。换句话说,美国的外援通常就是它的政治武器。“构建受援国的能力”,这种话恰恰美国没资格说。

  美国的援助还经常变卦,受援国的行为稍让美国不满,援助就可能中断。希拉里所说的“不可持续”也很像在说美国自己。

  相比之下,中国的外援大多投向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并且围绕民生展开,广泛涉及工业、交通、农业开发、医疗、教育等。它们既是输血,也是对造血功能的培育。根本原因是,中国对外援助以尊重受援国的意愿为前提,美国援助则是“胡萝卜加大棒”里面的“胡萝卜”。

  希拉里的这种挑拨恰恰像是在把受援国都当成傻子,而非把它们都当成“聪明的”。她或许以为“巧实力外交”威力无边,她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代替美国为巩固影响力必须付出的真金白银。

  希拉里这番话在大国外交中,缺风度的程度几乎相当于 “爆粗口”,以及“羡慕嫉妒恨”的大吵大叫。自她担任国务卿以来,她已经不止一次这样针对中国失态。

  希拉里或许是在努力填补美国现实手段之不足。美国的财政赤字已是天文数字,贸易竞争也很乏力,被迫到处借钱。它现在增加一美元的外援,就意味着多一块钱赤字的压力。仅从预算能力来看,它作为超级大国的一些特权肯定要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希拉里正把她的“巧实力外交”做到极致。但这意味着美国要越来越踮起脚来,像耍杂技一样忽悠亚洲。美国的亚洲外交在失去由内向外的厚重和一言九鼎,它现在靠长袖善舞试图稳住亚洲各国的心。

  不会有哪个发展中国家会认为美国的援助比中国的援助“更诚心”,美国如果增加对亚洲、非洲的援助,各国会巴不得。但美国想因此把中国“排挤走”,这完全不可能。如果美国对亚非的援助光说不练,口惠而实不至,那么它今天对中国的声誉抹了多少黑,用不了多久这些脏东西都会一点不少地转贴到它自己的脸上。

  希拉里应当清楚,中国今天所做的一切很少有什么是专门针对美国设计的,而美国重回亚洲尽是些专门针对中国的动作。中国在自然行事,美国在刻意求之,谁更累,谁能坚持得长久一些,是不难预见的。

  (责任编辑:王慧绵)

  

  外媒:缅甸会成为新样板?

  在西方媒体议论中,缅甸隐约成为美国树立的又一个样板。《旧金山纪事报》说,希拉里之行除了展示华盛顿对亚洲的新外交兴趣,“要传递的另外一个信号是:独裁领导人统治的国家发生变革是可能的,人们在思考朝鲜、伊朗、叙利亚和古巴政权应该中止。”

  路透社也称,美国和缅甸反对派向世界展示他们鼓励缅甸变化的耐心和努力,他们希望缅甸能成为亚洲其他“隐士之国” ——比如朝鲜——发生变化的一个样板。

  《华尔街日报》29日称,缅甸为打破与外界的坚冰而做出的最新尝试或许让人捉摸不透,但在参观完缅甸偏远而神秘的新首都内比都之后,有一点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缅甸领导人正在下一盘大棋。有许多迹象显示,缅甸领导人期望在未来让缅甸更加开放。《温哥华太阳报》28日称,当缅甸的军事统治者开始寻求改变时,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但几个月过去了,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一变化可能是真的。

  法国《新观察家报》坚持认为,不应对缅甸政府的改革持过于乐观态度,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并未超过2003年时任总理钦钮改革的底线,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维护军人特权,而非废除它。事实上在这番姿态过后,国际社会开始有人对缅甸的 “宪政”啧啧称赞,但这部规定军方绝对特权的“宪法”在一年前还被抨击为“恶法”,如今也并无多少修改。

  事实上,美缅双方的不信任仍然很深。据法新社报道,美国议员已经要求缅甸表现诚意,参院外交委员会的卢格议员 27日表示,美国必须开出改善对缅关系的条件,首先应该揭露缅甸发展核武的程度与意图。另外一名重量级议员克罗利28 日也表示,缅甸的统治者们虽然把他们的军服换成西装革履,但美国必须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而真正考验缅甸政权诚意的是,它是否愿意建立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释放政治犯,并且揭开缅甸与朝鲜紧密军事关系的神秘面纱。

  外媒热议希拉里访缅甸“牵制中国”

  俄罗斯《消息报》11月30日文章:缅甸本周却成了外交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今天将访问缅甸。此前,缅甸二号人物、国防军总司令敏昂兰出访北京,得到了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接见。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德米特里 莫夏科夫指出:“美国国务卿访缅是50多年来的首次。奥巴马政府没有其他出路,只能与它握手言和,取消制裁。”

  确实,在丹瑞将军执政期间,缅甸被美国列入“邪恶轴心”黑名单,并受到严厉的国际制裁。北京积极利用这一点,逐渐把缅甸变成了能源过境运输国和安达曼海地区的势力中心。

  2009年中国开始在缅甸马德岛建设油轮码头,这里将成为通往中国边境的771公里长的输油管的起点。中国希望借助这条管道缩短采自非洲的石油过境运输线路,并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而且,马德港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海军的绝佳基地。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1月29日文章 题:缅甸与越南和美国走得更近将对中国有何影响?

  几十年来,每当缅甸国防军新任总司令获得任命,都会雷打不动地到北京进行首次外交出访,中国是缅甸最坚定的外交盟友和长期经济支柱。

  不过敏昂兰总司令在来中国前,忙于去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本月初,他和美国缅甸问题特使米德伟会谈。然后他到了越南。

  缅甸议会人民院议长吴瑞曼日前对记者表示,现在“我们想(和美国)保持正常关系”,政府外交政策将基于“与所有国家和平相处”,“当缅甸和美国关系改善时,缅甸与中国关系没有理由恶化”。

  这种政策将回归缅甸传统的中立政策,这是可以理解的立场,因为该国地理位置敏感,被挤在亚洲两大国印度与中国之间,侧面还有强大的美国盟友泰国。

  尽管缅甸新政府似乎热衷于重新定位该国外交政策,几乎没有观察家认为他们会放弃与强大且有影响力的领导者的关系。相反,他们会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走钢丝。

  “认为缅甸需要选择一个放弃一个是很愚蠢的,” 著名历史学家吴丹敏说,“缅甸绝对无法承受与美国或中国关系恶劣。”

  (责任编辑:王慧绵)

  

  专家:“希拉里这样的挑拨不像大国领导人的做法”

  “希拉里这样的挑拨不像大国领导人的做法,显得小家子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袁鹏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袁鹏说,希拉里最近多次做出类似挑拨,这一方面跟希拉里本人性格有关,她骨子里是一个比较强调人权和价值观的人,作为一个强势国务卿,她在奥巴马政府任期中可能还只有一年时间,现在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那套东西放大。另一方面,这也表明美国在国力走向衰落时心态正在发生变化,已不像过去那么开放和平和,变得焦躁。

  云南大学一名缅甸问题专家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开始拉拢缅甸,希望引导缅甸向着朝美国有利的方向改变。但要完成这种改造需要一个过程,中间还会有许多内部博弈,甚至会有挫折和反复,缅甸能否最终实现美国期望的演变还不好说。

  希拉里难动摇中国在缅影响力

  美国国内对如何对待缅甸并不一致。《纽约时报》说,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莱亭恩批评希拉里访问缅甸放出了“错误信号”,因为缅甸是一个“DNA仍旧残暴的非法政权”。《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商会在新加坡有700家公司,那些人都在等着 “信号灯变绿”,一家公司的CEO说,“我们真的对希拉里期待甚多”。

  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寇寇莱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缅甸希望借助希拉里的来访逐步破除西方对缅甸的制裁,也愿意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但事情并不像西方媒体说得那样,缅美关系会一下子走多么近,毕竟很多问题摆在那里。他同时表示,希拉里来访不会影响缅甸对华关系,缅甸与中国有多年的友谊基础,中国仍将是缅甸对外交往中最重要的国家。另一名当地分析人士说,希拉里这次访问究竟会给缅甸带来什么还不好说,但恐怕没有西方媒体宣扬的那么意义重大。缅甸百姓现在最关心民生,但美国的制裁何时取消、是否取消还是个问题。

  路透社1日发自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报道详细描述了缅中密切的关系,得出“希拉里访缅,但难动摇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结论。报道说,中央市场是曼德勒城里最大的市场,但市场内的摊位上满满当当都是中国生产的服装、电器和化妆品。自称“小伟”的缅甸果敢族青年用标准的中文普通话谈笑:“你看我是中国人,是吧?”报道称,无论是缅甸强硬的军方领导人、改革家还是支持民主的活动人士,都呼吁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无论缅甸与美国的关系如何回暖,中国都势必会在缅甸保有巨大的影响力。法国《快报》称,缅甸不是朝鲜,它和东盟的经贸往来频繁,和中印的传统关系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今的一切,不过是他们试图扩大生存圈的尝试。日本大阪大学一名国际问题学者说,缅甸和中国接壤,如果缅甸也走向反对中国的道路,那么中国感受到的威胁会更大一些。美国现在采取的策略是联合中国周边国家走向亲美的道路,从而迫使中国接受美国的要求。不过,缅甸和美国的关系不会很快好转起来。

  (责任编辑:王慧绵)

  

  希拉里访缅不会让中缅倒退

  不可否认,近年来,中缅关系中存在不和谐的声音。特别是缅甸新政府突然宣布停建在建的中缅两国合作的密松电站,确实对中缅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此后,缅甸新政府先派特使,继之又有副总统来华说明情况,接着官方又发表系列文章,强调中缅关系不容破坏,显示出缅甸政府对中缅关系的重视,也反映了密松电站只是一个个案,而不是像西方媒体所认为的中缅关系出现危机。

  在对中缅关系的认识上,笔者认为国人对新形势下的对外交往,也应有一些新思维。缅甸是中国的友好邻邦,确实,多年来中国对缅甸给予政治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援助,对缅甸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起了积极作用。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不能因此就认为,缅甸就不能对中国有意见,甚至不满。缅甸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它有权对世界发声。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周边有众多的中小国家,只要邻国不是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和敌对政策,中国都可以听听它们的意见。没有理由担心自己的邻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