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降准试探性调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0:5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康子冉

  昨天,存款准备金率3年来首次下调的举措正式实施,市场迎来近4000亿的资金释放。

  央行之前频频表态:适时适度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预调”,而此次央行降准所要塑造的流动性局面,究竟是结构性转向还是试探性调整?

  “对冲”或是背后逻辑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目前央行调控有三个方面思路:一是外汇占款大幅度下降,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货币供给;二是经济加速回落需要一个新的思路应对;三是通货膨胀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政策上不需要太担心。

  他指出此次降准主要是对降低市场流动性的因素进行对冲,而不是对市场流动性的主动放松。

  “我们预计未来准备金率调整的节奏完全取决于外汇占款,我判断未来三季度之前,外汇占款肯定还是要下降,就需要下调准备金率去对冲。”李慧勇说,“我预计,明年上半年还会调整2次左右。甚至不排除每次调整1%的情况。”

  “稳增长”需“柔性”调整流动性

  从今年8月以来,银行间的7天回购利率一直在3%到5%之间波动,均值接近4%。而11月30日当天,7天回购利率为3.97%,显示出市场资金面并不十分紧俏。

  因此,有券商就指出真正触发这次存准率下调的不是资金紧张,而是在12月1日公布的PMI数值。决策层希望通过存准的下调来提升银行的放贷能力,进而预防经济增长的过快下滑。

  据悉11月数值从10月的50.4下滑至49是2008年之后首次跌落50这一扩张收缩临界点之下,经济增长加速下滑的态势十分明显。

  业内人士称,政策发力和外需回落决定了经济增长向上的拐点何时出现。这个临界点应该最迟发生于明年的一季度。而月度的信贷灵活调整情况,将成为衡量发力程度的关键指标。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早就应该下调,目前所有经济指标下降得都非常厉害,不能用8、9月的眼光判断现在的经济形势。现在的经济形势虽然没有2008年严重,但是面临的情况和当时十分类似。”

  流动性改善不会再引通胀

  当经济出现下滑,降准无疑是改善流动性之举,但也有可能助长通胀。对此,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随着通胀回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之相联系的紧缩政策的必要性在逐步下降,通胀高位反复的风险虽小,但也难以断然排除,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试探性放松。

  李慧勇指出,“目前对冲因素更多一点,避免货币内生式紧缩,加剧经济回落。因此,降准主要是避免通货紧缩而不是助长通货膨胀。”

  周景彤也指出,降准对短期通胀影响不大,10月份通胀5.5%,预计11月份会低于5%,12月份低于4%,目前短期趋势性回调不会改变。

  流动性未“反转” 降息是信号

  根据2003 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另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商业银行总体上贷存比约67%,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贷存比则接近75%,放贷能力受到严重限制。这就意味着持续降准的效果主要还是体现在银行间的资金面,对于实体经济的效果仍然难说。

  安信证券此前发布报告则认为,短期内市场可能会因政策转向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中期内,市场尚面临流动性紧张和实体经济层面一些不确定性的困扰,需要边走边看。我们认为市场全面反转的确切信号是广谱利率的下降。

  周景彤则认为,下调存准率是必需的,但是利率短期内要保持短期内稳定和不变,因为从目前来看,还找不到充足的理由进行降息或者加息的行为。

  “利率保持稳定是因为目前‘降息’和‘加息’都不合适,加息面临着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而降息将加剧我国的‘负利率’水平。”周景彤说,“从历史上来看,我国当前的利率水平并不高,利率偏低将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