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北上:倒逼高校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3: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马晖
“我们希望能够跟内地开展更多的合作。”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教授笑着说。
在高等教育领域,香港科技大学的快速崛起,被很多研究者视作是在亚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奇迹”。
与之同时,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高等教育合作的日趋紧密,包括香港科大在内的众多香港高校都有意与内地大学开展更多的合作。
而有学者表示,两地高校的合作,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带动内地高校的自身改革,比如在高校治理层面。
港校“北上”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位于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创始资金是由香港霍英东基金会资助的,设有课堂、图书馆、办公室以及研究室等。
目前,霍英东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锁定在信息及通讯技术、先进材料、医药及生物技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四大研究组群。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特别助理、霍英东研究院院长倪明选对本报记者表示,学校希望将研究院打造成“粤港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据他介绍,目前研究院的一座新校园也在紧张建设之中,这个校园将投资1.8亿元(不含实验室设备)、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预计到2012年将要建成。
香港科大还有另外几处与内地合作的项目,比如香港科技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浙江香港科技大学先进制造业研究所等。
其实,不仅仅是在研究院层面,其实包括在招生、教师聘用等方面,香港科技大学这些年都加大了“北上”的力度。
据副校长翁以登介绍,目前香港科大每年招收的内地学生约为150名,占到了每年新生数的8%。
“我们是香港特区政府办的一所公办学校,规定我们每年只能招收20%的非香港学籍的学生,所以其实每年来科大读书的内地学生,已经占据了我们海外招生名额的将近一半,这个比例在研究生层面更高。”翁以登如是说。
而在香港科大聘请的教授队伍方面,学校内部的一项统计显示,目前整个香港科技大学的在职教授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内地。
对于香港科技大学未来是否与内地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学校的相关人士虽语多谨慎,但包括“3+1”、“设立符合课程”、“设立分校”等内容其实都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决策层考虑的范畴之中。
一个值得关注的大背景是,随着内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紧闭已久的中外合作办学大门逐渐开启,教育部已对几所中外合作办学的申请下发了“准生证”。最知名的要数正在筹建之中的上海纽约大学,这所学校由美国纽约大学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合办,选址上海浦东陆家嘴,预期后年面向全球招收本科学生。
倒逼高校改革
“科大这里有每个搞研究的人最想拥有的环境。”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张明杰表示。
张明杰所在的生物核磁共振中心内有三条顶尖的实验仪器,分别价值港币2000万、2000万以及500万,整个中心的仪器价格将近5000万港币,都用来进行最尖端的基础研究。
“我的实验室大概一年有3个本科学生的名额,我自己有一套测试方法,可以很快看出来这个学生是不是因为兴趣来我这里,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兴趣比聪明更重要。”张明杰笑着说。
而有研究内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学者表示,类似香港科技大学上述的科研环境,正是内地那些狂奔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上的高校所不具备的。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开展合作,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内地的高等教育改革。
“比如在内地高校的机构改革上,是不是能够进一步体现教授治学的高校精神?少一些行政的干预。”上述学者如是说。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内部的教学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是分得很清楚的,校长、副校长以及各个学院的院长,都属行政方面的职位。学校有一个学术方面的最高决策机构,叫做“教务委员会”,决定教学方面的重大事宜,且实行委员会制,并不是某些人或者学校管理层所能够专权的。
“在科大我可能一年也不用去找校长一次,见了面也不用陪笑脸,这里都是很简单的,我只要搞好自己的研究就可以。”张明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