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中行建行评级上调 欧美15家大银行评级下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7: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见习记者 肖怀洋
标普首批公布的37家大型银行的评级中,中资行表现一枝独秀,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从“A-”升至“A”,这也是仅有的两家获得评级上调的银行,另外,工商银行维持“A”。
“中资行评级的上调主要还是因为标普增加了政府救助的因素,中国政府对银行业的支持力度显然更大”,国泰君安分析师李伟告诉本报记者,“中资行自身资产质量也没有太大压力,四季度还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预计全年收入同比会增长30%-40%”。
标普按照新的银行评级标准,将在90日内复评所有列入信用观察名单的评级,新一轮的银行降级潮在所难免。业内人士称,评级下调将呈现地区化差异,主权信用评级下调,银行评级下调在所难免,最显著的影响是银行融资成本将会增加。
中资行一枝独秀
中行建行获“A”评级
从11月7日标普公布的银行评级新标准来看,一个重大调整是加强了银行业国别风险评估方法论(BICRA),该方法提供一个“基准评级”,所在国银行的信用评级都建立在此基点之上。标普方面负责人称,新评级标准中更多的考虑到政府对本国银行的支持水平,使得银行和其所在国联系更为密切。
虽然中资行评级上调的主因是政府支持给力,但业内人士仍然认为这对中国银行业具有积极意义。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11年全球最大1000家银行,中国跻身全球10大银行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也是此次标普公布的首批37家大型银行,中国银行在上个月也刚刚入选了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中资行正逐渐得到国际上的肯定。
中国银行方面表示,标准普尔公司上调评级是对中国银行稳健的经营业绩、国际化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水平及拓展人民币业务战略的肯定,评级上调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国银行市场整体影响力。
与欧美银行业深陷欧债危机苦苦挣扎不同,中资行今年业绩突出,建设银行前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962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利息净收入2231亿元,同比增长22.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90亿元,同比增长25.8%;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2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利息净收入1673亿元,同比增长18.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63亿元,同比增长21.6%。
另外由于中资行远离欧债危机,资产质量受债务违约影响极小。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此前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建行加大了市场风险的管理力度,资产组合中没有此次欧债危机涉及的相关国家债券。中国银行今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共持有欧洲国别债券折合人民币970.83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英国、德国、荷兰、法国和瑞士5国政府及各类机构发行的债券,风险相对较低。此外,中行持有意大利政府及各类机构发行债券账面价值折合人民币4.54亿元,比第二季度末减少6.82亿元。
“评级调整只是短期因素,影响有限”,李伟表示,“还是要更多关注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预计四季度中资行还会保持较高的收入增速,主要是受贷款规模和定价能力两方面利好因素影响”。
欧美国家成降级重灾区
银行融资成本增加
11月29日,标普公布首批37家大型银行的评级,共下调了15家银行,包括美国的七家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高盛、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以及欧洲的八家,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劳埃德银行、瑞银集团、荷兰合作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德克夏银行,而评级被上调的两家银行则都来自中国,即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从“A-”上调至“A”。被下调的15家银行除荷兰合作银行被下调两级外,其余均被下调一级。
12月1日标普又发布了第二批银行评级,这次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将澳洲联邦银行、西太银行、澳新银行及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等四家澳洲银行的评级从AA下调至AA-,澳大利亚第一大投行麦格理银行被连降两级,从A-降至BBB,东南亚第二大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评级从A+下调至AA-,香港的东亚银行从A下调至A-,野村控股维持不变。
唯独渣打银行评级从A+上调至AA-,对渣打中国的评级从A+上调至AA-,这也是标普继对中行、建行评级上调之后罕见的上调行为。标普方面称对渣打的上调因为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现、良好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市场地位。渣打银行集团财务总监麦定思表示,渣打银行开展业务的地区均为成长型市场,收入多元化以及业绩保持创纪录增长是标普上调该行评级的原因。
据悉,标普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便开始修改评级方法,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中的影响程度被得到更多的重视,也正因此国别因素在新评级当中被更多的考量。根据标普的计划,将在90内复评所有列入信用观察名单的评级,未来银行业将迎来更多规模的降级潮。业内人士预测新评级的地区化差异更加明显,降级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地区。标普方面也称,中欧、东欧、中东、非洲以及亚太地区的银行业风险相对保持稳定,拉丁美洲银行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主要归功于经济基本面走强。
业内人士称,标普这次针对银行业的复评因标准发生了变化,降级将是一个普遍现象,算是主权债务危机下对银行业风险的警示,市场波动并不会很大,远没有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危害更大,最显著的影响是下调银行的融资成本将会增加,这对深陷资金困境的欧美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