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以建设之力做破坏前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张维华
看得出龙应台女士在这里感叹太少的人能既有理想,又有品格,还有能力。
如果把时间推回到她祖父生活的年代,不知在四川重庆的卢作孚能不能算龙女士心目中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
在民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段,卢作孚用现代的眼光结合中国古老思维的精髓,实践着转型中国、使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提出用“将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办法去解决内忧外患。
他瞄准的目标就是改变中国依赖关系的旧世界,由个人依赖家庭、亲戚、朋友,转向依赖事业,由依赖事业进而依赖社会,形成一种个人离不开事业,事业离不开社会,同时,社会也离不开事业,事业也离不开个人的相互依存、共荣共损的新世界。由建立新关系而建立新比赛标准、新道德价值,从而建立新社会制度和法规。
他主张先立后破,以建设的力量做破坏的前锋,在新旧并存中比较,让民众眼能看见、身能感受,在比较中淘汰旧的体系。他淘汰的是旧比赛标准、旧道德价值、旧社会制度这些旧关系的相互依存。他针对的是旧关系、旧环境,而不只是旧产品,更不是消灭旧人。因而这种改变不是激烈的,而是渐变的,让社会有适应调整的过程,避免了动荡;这种改变不是表面的,而是彻底的釜底抽薪,因而避免了新瓶装老酒式的复辟。
他走的是由小渐大的路子。他的国家构想就是,用强健的现代集团化社区取代宗法式的家族制度,在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金字塔般稳固强健的国家。
由此,他提出重视乡村建设,认为忽略农村问题会导致工业之失败,导致城市问题,一个乡村问题放大起来,便是国家的问题。这些思路至今也是中国发展首先要考虑的。
在他看来,不应以得报酬为鹄的,争地位为能事。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美好的公园,便报酬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完整的国家,便报酬你一个完整的国家。
在民生公司,在北碚峡区,卢作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他的理想,做出了示范。
卢作孚还有一个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数学很好。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工商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全国进入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卢作孚本能地认识到这一新潮流,在各种场合都尽量应用数字管理。听汇报时,他要求数字精确,不容说“大约”、“可能”来敷衍塞责;作报告时,他可以一口气说出大串数字,不看稿纸;在大学讲《工商管理》,他更是强调做好统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采用“三段式航行”,在抗战中指挥了被誉为“中国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临危受命担任第一任全国粮食局长,运用“几何运粮法”。以上两件事是卢作孚运用数字化管理的最杰出表现。
办实业,有“民生公司”;搞建设,有重庆北碚小镇;抗战保国,有“宜昌大撤退”。这些功德广为人们赞赏,但它们仅仅是“流”,而不是“源”。这些成功,源于卢作孚对本土文化深入血脉的素养和领悟,对全球局势、中国国情、四川省情,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应用。他不仅谙熟过去的脉路,也精通当今有效的治理办法,还顾及了明日会衍生的后果。所以可以把脉准确,下药对症,再难的局面也都处理得犹如庖丁解牛,迎刃有余。
研究卢作孚现象的时候,还有一件事不能不提。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四大代表中,范旭东毕业于日本东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张謇是前清状元,张之洞是前清进士、朝廷重臣。只有卢作孚没进过大学,人称小学博士。尽管如此,他对东西方文化科学知识充满兴趣,甚至在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提升了英语水平,能通读英文版的《丘吉尔传》、《罗斯福传》,他依凭的不是本本和教条,而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领悟,是从实践中总结的真知灼见。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又如何为这样的人才搭建表现才干的舞台呢?这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卢作孚一生所讲都是至简、至纯的道理,实现的都是惠及全社会的功业。中国当前需要建立自己信仰,呼唤和谐、诚信,持续发展遇到困境,全社会都需要能医治根本、带来长治久安、集古今中外精粹的良药,细品卢作孚的见解,可以说是有着方向性思考的大课题。
卢作孚: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于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