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崛起之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0: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王佑
在化石能源不断被消耗、新能源产品层出不穷且各国力推新能源中长期规划之时,人们也在不断反思另一些问题:新能源产业的崛起速度,是否能跟上欧美及发展中国家所制定的指标?
上周末于上海交大举行的“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官员、行业学者及企业管理者们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向更多人开放新能源投资渠道
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在论坛上指出,能源资源有限和人类消费无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是能源发展时的一个重要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传统能源合理有效利用率不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肯定还是以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为主要能源产品。但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此外技术研发上也比较薄弱。” 这名官员举例道。在丹麦,火电机组的调峰可以降到10%,60万千瓦降到6万千瓦都可以运行,但是中国的火电调峰最多降40%~50%。
“还有一个能源挑战在于市场化程度不够。欧洲国家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了能源产业的竞争,现在看来非常成功。完全市场的自由竞争,效率很高,可以刺激发电、用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国家,电力行业就没有发挥市场的基本作用和效果。”该官员表示。
作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之一,新能源发展,也面临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
前述国家能源局官员指出,“风电发展面临的难度比前几年要大。过去,我们面临的难题是没设备,现在这方面的影响不大了。但是,风电并网和运行还是有难度,主要还是市场存在制约。”
其次是风电电价的补贴问题。电价补贴已越来越高,分配难度越来越大,非常复杂,怎么让企业自主实现配套是关键。另外,提高风资源的评价和预测能力也很重要。按照国家的要求,今后风电厂要进行预报,电网根据曲线来进行调度。“半年内可以报得不准,但半年后必须要准确,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
另一方面,风电设备的技术也要不断提高。该官员强调,今年以来国内出现了不少脱网事故,对电力系统带来很大影响,国内也在进行低电压穿越的测试。
上海电气产业发展部部长张铭杰则认为,现在风电在进入一个调整期,这是必然的。“前期的风电业务高速发展有很多矛盾凸显:比如利润率的问题、质量问题、可靠性的问题。包括我们电网的调度、电网对于新能源的接入的不足都暴露出来。国家前一个阶段用政府主导推动形成一个发展高潮以后,下一步国家应该在引入市场机制,在宏观的环境上创造更好的环境,支撑风电发展。”
他说,现在国家正在考虑风电电网的备用容量问题;此外,国家也在规划西北的能源风电如何送到东南沿海的负荷中心,解决新能源的使用问题。相信未来,风电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将迎来一个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对于太阳能的开发,国家能源局该官员则认为,这是将来很有前途的一种技术。“太阳能资源分布非常广泛,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不管是光伏也好、光热也好,开发的潜力很大。”
但考虑到太阳能电站的投资成本还是很高,技术也不够成熟。“未来最好该产业如果能成为所有人的投资渠道就更好了,这既可以带动太阳能公司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得太阳能这个行业得到推广。”国家能源局的这位官员指出。
核电发展预判
福岛核电事故之后,国家对新核电项目采取了更加审慎的态度,暂时停批了部分项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核能已经在当时的电力结构里占了很大比重,核能很早进入一种较为成熟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但是,核电事故影响非常深刻,进一步凸显了核安全无国界的特点。”新澳集团副总裁刘敏说,“如果原来谈核安全,大家基本上是不会有特别切身的理解。福岛事故带给我们的影响,大家在很长时间之内都不会忘记。”
他解释道,核电影响了一些国家的能源发展政策。“首先是日本,核电在他们国家占的比例将近50%,新政府会大幅度削减核电在结构里面的比重。此外,德国政府提出2022年之前关闭所有核电站;瑞士不再重建和更新核电站,剩下就是美法俄,他们的立场基本上保持沉默,但他们未来整个对于核电发展的信心应该还没有动摇,对于长久的坚持发展核电的策略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中国在福岛事故以后,第一时间暂停了核电项目的审批,这也是一个必然和必需的选择。”
他认为, 后续的核电形势发展,可能会有三个阶段:第一,最近两三年我国政府对于核电发展还是采取相对谨慎的决策,即使不会出现颠覆性的意见,也极有可能没有新的核准项目。业内和业外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业界的人希望早放开,让核电项目重新启动,但监管部门和政府主导部门应有更加慎重的考虑。
第二,“十二五”末的1~2年,相关思路和认识可能更加理性,我国核电将逐步迈入稳健发展的应有轨道。
第三,中长期看,我国能源结构和调整过程当中核电是不可替代和重要选择,规模化发展核电的趋势不会停滞,更不会逆转。“核电的暂停审批,主要影响会体现在2020年。”刘敏说,届时,需要有新的可再生能源或者新的其他能源补这个缺口,“这个缺口也就为以风电和太阳能、生物质为代表的其他新能源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