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注入斯里兰卡建设进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7: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多次造访斯里兰卡,郑和当年在斯里兰卡所立的石碑于1911年在斯南部加勒被发现。图为斯里兰卡小学师生在科伦坡的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参观“郑和碑”。
本报记者 吴成良摄
“中国在许多领域为斯里兰卡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斯里兰卡外长佩里斯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
实实在在的帮助
谈及斯中关系,佩里斯如数家珍:1952年,在未与中国建交的情况下,斯里兰卡不顾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同中国签订了《大米橡胶贸易协定》,成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史上的佳话。建交后,中国向斯提供了一系列经济技术援助。中国政府援建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斯高级法院大厦和国家表演艺术剧院等,都成为了首都科伦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斯中友好关系的象征。当被问及对斯中关系的现状是否满意时,佩里斯表示:“岂止是满意。斯里兰卡和中国关系非常好。”
近年来,中斯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双方经贸合作处于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根据中方统计,2010年中斯双边经贸额达到20.98亿美元,同比增长28%。
持续近30年的国内冲突,不仅使冲突地区平民流离失所,基础设施遭严重破坏,更导致斯里兰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2009年5月,斯政府宣布击败“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后,开始了大规模战后重建。佩里斯说,中国帮助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港口、码头、公路、电站等。“斯里兰卡人民从这些项目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了不起的速度
佩里斯强调,道路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斯来说非常重要。由于持续的国内冲突,斯里兰卡的道路或遭战争破坏无法使用,或因年久失修陈旧落后。使用中的国道大多是双向两车道,非常狭窄而且弯度大,路上汽车、三轮摩托车混杂,大部分路段最高限速50公里。记者从科伦坡到汉班托特的240公里路程,竟然花了6个小时。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斯战后重振经济,需要优先恢复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中国工程建设企业积极参与斯工程承包。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家。该公司斯里兰卡分公司总经理谢冠煌告诉记者,中铁五局今年9月刚刚向斯方移交了在东北部亭可马里修建的5座桥梁。这一地区曾经是斯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猛虎组织”激烈交战的地方之一,道路和桥梁毁坏严重。谢冠煌说,中铁五局只用1年零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修建5座桥的工程,不仅建设进度快,而且使用了许多当地公司所不掌握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这5座桥的修通,结束了当地汽车用轮船摆渡的历史。竣工仪式当天,许多当地民众自发前来参观。在视察了这一工程后,斯里兰卡公路局总工程师赞叹道:中国公司创造了了不起的速度。
巨大的机遇
11月27日,连接科伦坡和加勒的“南方高速”举行通车仪式,这是斯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120多公里。这条被斯里兰卡人称为“梦想之路”的高速公路,同样凝聚着中国工程建设者的智慧、艰辛和汗水,项目第一标段全长34.5公里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当地舆论认为,“南方高速”的开通,打开了斯民族团结和经济繁荣的大门。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表示,这条路是“通往奇迹的门户”,通过道路网络把斯里兰卡人民联系在一起,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解的最好手段。
国内和平的实现使斯里兰卡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转折点。当地民众告诉记者,现在不用为安全问题担心了,来这里的游客和商人也多了,斯经济也活跃了起来,“和平的红利”正在显现。斯政府确定的愿景是,在2016年把斯里兰卡建设成为“亚洲奇迹”,未来几年保持年均经济增长8%以上,力争20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斯里兰卡官员认为,斯必须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合作。中国的发展,对斯里兰卡意味着巨大的机遇。负责斯国内港口运营与管理的斯里兰卡港务局主席卡维克拉马对记者说,中国为斯里兰卡振兴港口航运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利用中国提供的优惠信贷,斯里兰卡正在南部汉班托特地区建设一个新的港口。目前,该港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一旦二期和远期工程建设完成,该港口将成为南亚第一大港。
(本报科伦坡电)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