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上调多家中资银行信用评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13:09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12月8日讯 相对外资投行“后院起火”状况而言,中资银行获得了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首肯。标普分析师表示,中国优异的经济增长前景、强劲的外部资产头寸以及温和的政府负债情况,是支持信用评级的关键因素。上调评级是对中国银行稳健的经营业绩、国际化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水平及拓展人民币业务战略的肯定。
标准普尔评级公司12月7日宣布调升招商银行信用评级,该行长期信用评级结果由BBB上调为BBB+,短期信用评级维持A-2不变,评级展望维持“稳定”。
在国际评级机构纷纷大幅下调境外主权及银行评级的大环境下,招行此次评级获得上调,既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大环境,更得益于招行二次转型战略的强力推进,审慎的风险文化和在市场经营、业务创新等方面的良好表现。
标普信用分析师陈锦荣表示,中国优异的经济增长前景、强劲的外部资产头寸以及温和的政府负债情况,是支持信用评级的关键因素。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和强劲的财政状况,足以消化潜在的资产负债表损失。尽管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招商银行的经营灵活性高于其他银行,其稳健的贷款组合应仍然具备抗风险能力。
除了招行信用评级被上调外,标普还同时将交通银行的全球评级由之前的“BBB+”上调至“A-”,维持“稳定”展望不变。此前,标普还将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评级上调一档,从A-到A。
标普近期上调中资银行评级一览:银行名称 上调日期 前值 现值 评级展望招商银行 12月7日 BBB BBB+ 稳定交通银行 12月7日 BBB+ A- 稳定中国银行 11月30日 A- A 稳定建设银行 11月30日 A- A 稳定
新华08网制表 2011-12-8
对于中资银行信用评级的上调,经济日报分析文章表示,“中国银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前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誉和肯定。上调评级是对中国银行稳健的经营业绩、国际化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水平及拓展人民币业务战略的肯定,评级上调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国银行市场整体影响力。”
与欧美银行业深陷欧债危机苦苦挣扎不同,中资银行今年业绩突出。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90亿元,同比增长37.91%;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16亿元,同比增长30.06%;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2亿元,同比增长21.1%;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62亿元,同比增长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