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加入WTO之后饱经思想与实践磨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13:3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是中国申请“复关”25周年,中国入世10周年,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15周年,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纺织业更是意义非凡。中国“入世”让中国纺织服装业经历了思想与实践的磨砺。

  维护世界贸易健康

  关贸协议(GATT)演变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初衷就是促进贸易自由化,WTO成立之初第一件实事就是实施纺织服装协定(ATC),规定在10年期间(1995~2004年)逐步回归纺织服装的贸易自由化,最终取消扭曲的贸易体制多纤维协定(MFA)。

  多纤维协定基于双边协商机制,实质上是由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主要进口国)决定配额及关税待遇的单边主义贸易体系,在这个不公平的体制下,主要纺织服装出口国的比较优势被压制,而中国是MFA的最大受害者。多纤维协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是一种阻碍,对全球经济的合理转移,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经济的结构优化升级是一股逆流,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更是一种贸易霸权。在这种人为的保护伞下,各国的比较优势被压制,而被保护的国家国际竞争力不升反降。

  中国加入WTO和MFA取消,不仅使中国纺织业处于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使之比较优势得以发挥,也推动了世界纺织贸易的健康发展,1996年(WTO成立)起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快速增长,而2001年中国入世后,服装与纺织品贸易更是迅速增长。其间,世界人口增长了14%,纤维产量增长超过30%,而纤维产品贸易增长超过60%。

  融入全球产业网络重

  入世后中国纺织加速融入纺织全球产业网络。中国纺织比较优势得以充分释放,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国际资源。中国纺织走上了高速发展期,纺织品(SITC65)和服装(SITC84)的出口增长远高于其他传统纺织服装出口国,特别是MFA的终止消除了不合理的贸易障碍,避免或减少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风险,中国的纺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另一方面,中国入世后承诺的市场开放,促使国内产业升级,国际零售业介入,拓宽了内需渠道和出口道路,服装内需市场以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纺织服装的进口基数虽然不大,但稳步增长,10年中服装进口增加了3倍。市场的开放不仅满足了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使时尚消费市场更趋成熟,也使中国纺织服装业在竞争中培育自己的品牌、渠道和时尚设计等高级专业队伍,推动了价值链升级。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依存度也趋于合理,形成内需出口两轮均衡驱动态势。

  全球产业网络重构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加速了中国纺织产业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历经十年磨炼,初步建成产业体系合理、产业链完整、产业部门齐全、产品线丰富的纺织大国。

  “世界观”重塑

  中国申请“复关”到入世,整整15年,经过入世过渡期,中国和世界都在重塑“世界观”。

  回顾中国复关(恢复GATT成员国的地位)和中国入世的历程,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是其中最大的谈判障碍和争论焦点,最后中国以大局为重作了让步,签下了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242条款 2008年到期)和一般产品保障措施(16条款 2013年到期)过渡性约定。这种约定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基于发达国家的一种偏见:中国入世将使其产业受到伤害。发达国家这样的单边思维同样延续到MFA取消后。

  事实上,中国入世后揭秘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入世特别是2005年配额取消,美国经济总量(GDP)和社会总福利增加,而对美国劳动工资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有助于美国的零售流通及服务贸易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和社会福利更有大的增加,同时中国先进装备及农产品的进口也会大大增加,从而有利于双方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提升。

  中国入世和多纤维协定取消后,世界贸易进一步回归WTO自由贸易原则,中国包括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得以释放,全球贸易格局和各国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合理均衡发展,促进了纺织全球产业网络(GPN)优化调整,因此世界纺织品(SITC65)和服装(SITC84)的贸易总量大大提高(图三)。以经济合作组织(OECD)市场为例,虽然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但贸易总量仍有增长,当然这还不包括发达国家在纺织服装品牌授权、零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的获益。

  痛定思痛营造和谐

  入世之初,业界对中国融入世界纺织的进程过于乐观,对来自其他纺织服装出口国的竞争和摩擦准备不足,缺乏全方位的应对预案和积极的策略。

  入世10年,中国纺织业应重新审视发展战略,改变短视的唯出口论、成本导向竞争和简单规模扩张的模式,而建立基于贸易均衡和谐增长和合作竞争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方略。

  另一种倾向是业界对中国“入世”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疑惑,如开放市场,实施国民待遇,允许国外资本进入零售流通业等,害怕外资、外企、外国产品的进入会冲击国内的市场和产业,担心国外零售业打击国内零售业,或者伤害中国纺织业。汽车业、机械行业更是一片“狼来了”的惊恐,而入世十年,这些被视为缺乏竞争力的中国产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事实上,国外零售业的进入,不仅使中国零售业彻底改观,大大增加了竞争活力,市场开放整体上促进了市场竞争,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提高了消费者品位,使国内市场更加成熟,增强了国内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提高纺织服装业的设计水平、品牌运营能力,加速国内零售渠道的完善,促进了中国纺织业从OEA、OEM向ODM、OBM转型等,跨国零售商也成为中国纺织品海外市场的重要买家。

  中国作为世界纤维与制品消费的第一大国,履行开放市场的承诺,不断降低进口关税,免去从欠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进口关税,提高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纤维、面料和服装制品的进口,积极推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和技术交流,特别是南南合作。

  强国之旅的可持续路线

  中国2008年的服装进口约相当于2001年的3倍,其间纺织品进口增长了约27%,而棉花进口增长17倍,中国特别加强了同非洲产棉国的合作。中国已成为世界高端时尚消费的第二大国,中国消费者对外部世界的产品的需求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纺织和服装产业的重要力量。中国努力平衡世界纺织服装贸易,推行全方位的多边贸易政策,特别是加强了面向欠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投资、合作经营和贸促活动。

  入世10年,中国纺织从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量质俱增阶段”。“量质剧增”不仅要求继续保持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增长和把握内需增长带来的产业转型发展机遇,更要求提高产业内涵,“中国制造”的质量,吨纤维的附加值,对全球纺织服装价值链的治理能力和绿色、低碳、环境友好以及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纺织要改变“世界观”,平衡进出口贸易,调整内外需结构,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要素重组,实现新一轮增长;通过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探索新增长空间;通过创新思辨,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通过调整产业(空间,市场,产品)结构,实践可持续的发展路线。

  (责任编辑:傅云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