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仓为私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2:2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新江

  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90只,加上年内有望公告成立的,今年新基金突破210只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基金公司火爆拼发行带来的渠道乱象,引发一系列行业的信任危机,也引起了监管层、渠道和基金公司层面的集体反思。

   与发行市场火暴相对的,是今年基金业绩整体不景气。由于管理费收入和规模直接挂钩,追求规模效应成为基金公司做大奶酪的重要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股东方给管理层下达规模指标,成为衡量管理层工作业绩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人才建设存短板,一拖多现象频现,用分仓换规模等问题也受到市场人士诟病。

  “规模为王”成病根

   谈及基金行业各种混乱出现的原因时,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往往侧重发行规模而忽视业绩,从根本上影响了基金行业的公信力。与此同时,基金行业运作水平遭受质疑,持续盈利能力不强,也和过于重视规模有关。

   仅从今年市场数据来看,年内新基金数量达到210只已经是大概率事件,相比已经迅速扩容的去年增加50余只,增幅超过35%。包括嘉实、易方达、建信和华安等行业龙头,年内发行基金数量达到6只,成为年内基金数量扩容的主力。

   “旗下基金总数不足6只基金公司的还为数不少,这些大的基金公司一年就等于成立了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北京某基金研究员表示。

   尽管基金公司都在疯狂地成立新基金,基金市场整体扩容似乎仍是一个未知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基金行业持续遭遇市场冷对,大多数基金遭到净赎回,上述基金研究员预测,“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今年基金行业逆转整体缩水颓势的可能性仍不大。”

   新基金数量井喷,同时加剧了基金行业人才短板等问题。今年前11个月成立的新基金中,就有18只由“一拖多”基金经理掌管,也使得纳入统计的不足300只股票型基金中,“一拖多”基金经理超过40名,管理约一百只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一拖多”基金经理业绩低下。以招商基金刘军为例,其“一拖三”的基金中,有两只在开放式基金中排名靠后,数据显示,包括易方达、信达澳银和景顺长城在内,“一拖多”基金经理业绩普遍令人担忧。而且基金风格、类别多样化之后,基金经理在管理上势必面临更大的困扰,同时加剧了相关基金的业绩风险。

   “基金公司在进行产品创新时,没有基于客户需求,而是基于审批的需求;或者是基于一个比较花哨,能够忽悠的噱头进行营销。”某基金公司高管坦言。

  公募利益链向“私”

   由“规模为王”衍生出来的利益链显然不止于此。

   在今年弱市背景下,由基金分仓和交易量换取规模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早在2007年证监会就明确提出,基金公司不得将席位的开设与证券公司的基金销售挂钩,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证券公司承诺在席位上的交易量。不过从规定出台后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机构将这当成“一纸空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新基金成立出现井喷,不过募集面临2亿元生存线危机的也少,这使得基金公司不得不通过分仓来获得券商的支持。而近期北京某基金公司新成立的基金,平均募集份额就大放卫星,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注意。

   “券商自有资金和机构客户已经成为基金最后的救命稻草,在基金业绩不景气,却要做大规模的情况下,对于这笔资金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因此基金公司支付的回馈不免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2010年,基金行业为券商提供了62亿元的分仓佣金,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这仅比上一年的牛市下降7.9%。虽然今年上半年市场持续不景气,不过基金支付券商的分仓佣金也高达27.13亿元。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下半年这一数据可能会超过上半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