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调控何去何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8:16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似乎一夜之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白菜、胡萝卜、白萝卜全面过剩了。
在黑龙江,本该收获干净的蔬菜地里,仍有大片的萝卜、白菜。
哈尔滨道外区城村村长刘凤军告诉记者,太便宜了,干脆不要了。雇人拔萝卜,一天要150到200,一人一天才能拔1000多斤,萝卜才能买一毛多钱一斤,等于白干,还不如干脆不要了。
在河南郑州的一处蔬菜批发市场外,菜农们正在路边苦苦等待买主,两毛一斤的萝卜白菜,仍然无人问津。
萝卜、白菜只是极端的例子,记者调查发现,在物价全面上涨、种植成本全面提高的通胀年景,不少农产品正在全国范围内滞销,而前不久这些还是不少人高价抢购的“香饽饽”。
从高价抢购到无人问津,从猪肉、白菜到玉米、棉花、生姜、大蒜,近年来农产品正在经历着一波波的过山车行情,不少人血本无归。
农产品市场到底怎么了?
过山车行情轨迹
猪肉价格的涨涨跌跌、起起落落,被形象地称为“猪周期”。而事实上,不少农产品暴涨暴跌的背后,都有“猪周期”的影子。
以白菜为例,去年由于天气原因、种植面积减少和韩国泡菜危机等多方面因素,白菜一度告别“白菜价”卖到了1元以上。
但是,不久之后白菜价格开始下跌,春节过后,河北、山东等地大量储存的白菜,已经降到了一毛多钱甚至几分钱,白菜收购时期高价收来的白菜卖出去甚至不够储存费用。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之前菜农看好白菜价格,高价惜售甚至自己储存等因素加剧了年前收购时期的紧张局面,加剧了白菜存储初期的价格上涨。但是大量存储的白菜在春节前后不得不大量上市,又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悲剧还没有结束。由于去年白菜价格一直到春节都处于高位,不少菜农卖出了前所未有的高价,于是今年白菜供应增加,出现了全年的价格大跌。
弱势的农民
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每一轮农产品价格暴跌背后,总是辛苦劳作的农民饱受损失。而在价格真正暴涨之时,往往又出现炒作者的身影,农民不见得获得实惠。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我国现行严重滞后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密不可分。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体系中,大量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普遍没有精力也没有条件去了解市场和开拓市场,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
在不少农村,大部分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停留在“往年种啥今年还种啥、去年啥挣钱今年种啥”的阶段,大部分人都是看到别人赚钱才开始投入,而这往往就是供求关系改变,价格向下的起点。
调控何去何从
弱势的农民最简单的选择就是用脚投票,白菜赔钱来年不种了,种粮不挣钱干脆出去打工。
在李国祥看来,改善农产品产销结构和组织方式,以及通过强化政府农产品市场公共服务和政府调控,是克服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的重要途径。比较而言,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其不断地适应农产品产销结构演进,规范相应的农产品交易方式,以及通过反周期调节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这值得借鉴。
李国祥认为,实行有效的农业生产补贴,提供精准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是较为有效的农业生产调控政策。
一轮轮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往往让人们感到似曾相识。如何从源头出发,改变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的现实,尽量避免它对农业生产者和宏观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农业生产者收入的增长,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体系或许才是目前农业管理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