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德班气候大会"拖堂" 杨禹:预判结果积极有限务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14: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拯救京都议定书》之歌是德班气候大会上一个志愿团体“超级有爱”的自编歌曲,团体成员们身穿“I Love KP”的白色T Shirt,手捧心形祈求,在会场外一字型排开认真演绎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渴望拯救地球的美好愿望。

  由于对决议草案还有许多分歧,原定9号结束的德班大会没法按照日程结束,各方会议代表当地时间9号晚上的10点继续磋商,以求达成最后共识。那么现在会议的最新情况如何?我们马上连线新华社特派南非记者陈勇。

  主持人:目前会议进展到哪一步了?德班方面又有哪些后续的重要内容?

  记者:现在是德班时间早上6点,我们也在这里等候了一个晚上,等待一个会议的结果,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一个最新的声明,就是德班当地时间早上10点之前不会举行会议,具体的会议时间是要等待再次宣布。现在来看它还要举行一个框架公约缔约方全会,还有《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全会,还有两个工作组、两个项目的缔约方全会,总之来说剩下的就是举行一些全会,但是在全会之前可能还要进行一些最后的闭门磋商,全会通过之后会通过一个决议。

  主持人:这次会议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现在是不是已经找到出口了,各国媒体是怎么评价的?

  记者:9号晚上我们采访到了晚上正在赶去会场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他说目前来说决议的草案基本上三个方面都顾及到了,也就是说第一个就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问题,第二个就是绿色气候基金的问题,第三个就是欧盟方面提出的2020年以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一个减排的安排问题,大会通过的决议当中这三个方面都照顾到了,就是说具体的一些细节可能就是还有待于磋商。大会之所以延期就是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第一个决议的草案对发达国家的要求还是不太高,对于发达国家的行动要求还是不够高,力度不够大,所以他们也要求重新改写一个草案,目前第二个草案已经出来了,就是对《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和绿色气候基金的要求会更加强烈一些,同样对于欧盟所提出这么一个2020年减排安排的要求也会有所照顾。

  减排第二承诺期和气候资金问题应该说是本次德班会议的两大目标,此前这两个问题一直命悬一线。尤其是《京都议定书》的存废之争,就像是正在上演的一场赤壁之战,三方鼎立的局面一直贯彻大会始终——

  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明确拒绝续签《京都议定书》如曹操80万大军压境,而欧盟却如同东吴孙权态度暧昧不明,尽管中国表示支持,但仍待有对发展中国家的附加条件,而实力偏弱的发展中国家如同赤壁之战中的刘备,一定要联合欧盟来坚守第二承诺期。谈判走到今天,发展中国家已经站在有利的境地上,但最终谁会发生关键改革给大会借来东风仍需等待今天会议的最终结果。以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年底到期,这次各方谈判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各项协议。

  在过去的十几天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德班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而争得面红耳赤,美国和欧洲对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态度曾让会场上的很多青年大为气愤。在美国气候变化谈判特使斯特恩发言时,一位金发美国女青年愤怒地起身,大声宣言,抗议美国在减排上的消极态度——

  美国女青年:“美国国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拖了太久,这等于为正义拷上了镣铐,我为我的未来感到焦虑恐慌,2020年为时已晚,我们要求尽快达成公平、有法律效力的减排协议。”

  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坦诚姿态则收获了赞赏。德国媒体8号以“中国减排比美国进步大”为题的文章引述德国气候专家桑德霍韦尔的话说,中国表示愿意有条件的签署2020年后的量化减排协议,中国在环保上的努力和成绩,比美国进步更大。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德班大会上是这样表达中国立场的——

  解振华:“十一五”期间我们兑现了自己的确定的目标,完成了减排15亿吨二氧化碳的任务,“十二五”期间我们又确定了要降低碳强度17%的目标,国家也批准了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方案。

  从历年气候大会谈判的经验来看,最后一天将是大会斗争最艰苦、变数最多的一天。现在,我们都在等待德班会议的最终结果。从会议结束时间的一拖再拖,我们不难看出,与会各方还是想让这样一场进程曲折的会议能有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那么这场艰难的大会最终将会如何收场?各方鼎立的局面是否还会继续?我们来连线国家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

  主持人:原定9号结束的大会到现在还在磋商,为什么会一拖再拖呢?

  杨禹:我觉得一拖再拖看我们怎么看,如果悲观的看很多人会认为谈不下来一定是有巨大的分歧无法弥合,但是我觉得我们要积极的看,之所以能够打出加时赛来我觉得这不仅体现了谈判的难度,更多是体现了谈判的希望,只有达成一个大家有共识的协议,大家才有必要这样熬着夜然后再加一天去谈,而且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我们看到基础四国的四位部长在中国代表团的办公室里专门碰了个头,在全世界的记者们面前表现基础四国立场一致,这想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主持人:你一直在关注此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从你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对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以及资金、技术转让等此次会议的焦点问题,最终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杨禹:最终的结果也许今天傍晚我们就能看到了,但是如果作一个提前的预判,我想这个成果它一定是积极的,也是有限的,总得来看是务实的成果。积极的来看我觉得经过几年的谈判,这一次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欧盟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大家还是积极的做了一些让步,也坚持自己的原则,说它有限就是最高的目标不太可能达成,最终它这个务实的结果我想可能会既承诺第二承诺期也保持绿色基金的合作,同时对于2020年之后做出一个减排安排,也就是解振华所说的三个主要方面都能照顾到。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