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重压_基金业待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01:1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陈晶泽
“我现在四处化缘,虽然搬到了陆家嘴,但租金肯定是免掉了,要不然在这样的行情下,肯定受不了。”在最近一次访谈中,一位小型基金公司的总经理用这样一句玩笑道出了当前几乎整个基金业都在面临的成本压力,而昂贵的租金更是诸多成本中的一个大头。
人工、租金,这两大成本因素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面对着市场的不景气,以及投资者大比例的赎回,在刚性的人工成本面前,不少基金公司开始有计划地削减办公场地的租金成本。
一些基金公司将固定的办公室场地从租金较高的写字楼转移到了租金相对更低的写字楼。也有一些基金公司则将办公场地迁离了传统的金融机构聚集区,转而进入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比如在上海,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将办公场地从陆家嘴地区转移到8公里外的五道口,甚至迁到10公里外的龙阳路。
一位基金经理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搬离陆家嘴进入五道口以后,他所在的公司搬迁前后办公面积差不多,但每年租金却省下近3000万元。对每年大约只收取0.1%管理费的公募基金而言,节省下来的3000万元租金,相对于300亿的基金规模。在管理资产规模持续萎缩的2011年,300亿元的基金规模相当于一家规模中等偏下的基金公司。
来自成本方面压力同样体现到了私募身上。一位阳光私募总经理表示,现在他们公司的规模十多亿,虽然办公场地不大,但相对现在公司的规模来说,负担仍然很重。“租场地就是为了能有更大的收获,如果依靠管理费过日子,完全可以把这笔钱省下来。现在每年固定成本就已经和收取的管理费相当。”这位总经理对记者说。
事实上,成本对于基金公司的这种压力,也只是在这种基金业的“大熊市”中才显得特别明显,在市场“天天向上”的日子里,很少有基金公司能够想到,整个行业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固定成本问题。
上述刚刚进入陆家嘴地区的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面对当前每年的固定成本压力,基金规模冲到300亿份以上,日子就好过了。目前在国内,基金业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不过,这位天性乐观的基金公司总经理也认为,基金行业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一个拐点。
“当年我在上海另外一家大基金公司做投资总监,我们为了向一家机构卖点产品特地飞到北京,大冬天,在透着凛冽寒风的写字楼大堂里等对方2个小时,最后对方就下来一个产品经理。”面对当前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面对的这近乎是绝境的局面,这位基金公司一把手却依然谈笑风生,“后来我们一个同事都快哭了,觉得对不起我。他觉得投资总监出马,对方公司怎么也得出一个级别相当的领导。我就安慰他,再等等,不出两年,我们的地位就会逆转了。果不其然,后来我们遇到了2005年开始的那波大牛市,公募基金变得特别吃香。所以,一切不合理的东西最终都会改变,眼下这种局面也同样会转变。现在就是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