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刘阳:异地复建是对圆明园的侮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09: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3日讯 中国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与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常务理事罗竖一近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名博会》,就重建圆明园这一话题进行了激辩,在谈及能否异地重建圆明园时,两位嘉宾均表示反对。刘阳认为,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些石头凑在一起的建筑,而是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风貌和适合北方的,尤其是圆明园地区,海淀地区的特色才修建的。任何异地复建的提出都是对圆明园的侮辱。而罗竖一则从资金问题和决策者的意见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表示异地重建圆明园不可取。以下为文字实录。

  

刘阳:异地复建是对圆明园的侮辱

  中经名博会:如果重建圆明园

  

  

刘阳:异地复建是对圆明园的侮辱

  

  中国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

  主持人:看一些网友的观点,有一些网友说关于圆明园的重建,人们争论最多的是历史。他们提到保护废墟就是保护历史。第二种说法是重建圆明园的历史风貌这才是保护历史。还有一种观点说是在异地重建,既能保护废墟,又能重现昔日的光彩。这样的观点各有片面之处。比如第一种观点,刘老师您怎么理解?

  刘阳:对废墟的概念人们不理解,90%人没有去过圆明园的废墟,或者只去过2%的所谓的废墟。5200亩现在全是废墟,不能说2%是废墟,剩下98%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第一次去圆明园的时候,剩下的98%里面还有几千户居民在居住,20多个生产队,包括一所学校,四、五十所单位在所谓的废墟遗址上居住,废墟荡然无存,什么都没有。所以,废墟的概念一定要摘清楚了,否则废墟的概念就以点概面了。

  主持人:第二种说法是维护现在的现貌就是保护历史。

  罗竖一:对,应该是这样。现在说是重建就是保护历史,这种想法首先比较有意思,我可以理解,但我认为这是人类的想当然。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圆明园真实修建是康熙46年,到1860年10月份火烧的时候还没有建完,长达151年的历史。中间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历史时段,现在我们保留的是哪一年,比如康熙、雍正、乾隆,比如说火烧。现在的废墟,现在的遗址恰恰就是火烧的历史,现有的才是真正的历史。我们怎么去保护?总不能说把康熙、雍正、乾隆请到园里面去,把宫里的太监请到里面去。如果是这样的话才叫保护,当然这里面包括重建。当然历史是一个统一的,不仅仅说是建点园林,或者说放上几块石头,建几个亭子就叫保护历史了,我认为这是个误区,非常大的误区,不可能。

  主持人:还有第三种观点,在异地重建。北京的圆明园还保持原貌。这种方法可取吗?

  罗竖一:这种方法可取不可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问题。第二,决策者的意见。其实我们说一大堆,有一定的意义,但现实意义并不大。因为圆明园是否重建,我想可能不仅仅是取决于资金,更主要是取决于官方的意见。

  刘阳:我觉得任何异地复建的提出都是对圆明园的侮辱,这是对圆明园的不了解。其实圆明园的很多建筑是因北京的地势和地貌,尤其就是圆明园现有的地势、地貌及水系修建的。实际上有很多建筑如果离开了北京这个地方是体现不出来的。圆明园有一个很重要的建筑叫天然图画,实际是一个二层的建筑,人到了二层之后,打开二层的窗户,正好看到万寿山,像天然的一幅画一样。把建筑挪到南方或者其他地方,除非再修一个颐和园、太行山才能看到这幅画。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圆明园很多的植被和水系是根据北京海淀这个区域来定的。这些植被到了南方能不能存活是个问题。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些石头凑在一起的建筑,而是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风貌和适合北方的,尤其是圆明园地区,海淀地区的特色才修建的。圆明园类似这样的建筑超过几十处,有很多建筑虽然是仿的南方的建筑,但也是根据北方的特色来进行的改建。这种情况很难拿到南方去缩减,全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地方跟海淀一模一样,有这么强的太行山,那么好的西山连绵。很多景区都是东高西低,东边是为了欣赏美景的,西边低是不影响皇帝欣赏美景。 所以,圆明园很多的建筑艺术是融合了文化、建筑、艺术,包括风水,甚至一些治国理念,包括国家、民族,甚至皇帝的一些理念的东西,几乎不可能离开圆明园,在任何异地修建。到了那里不但感受到当时圆明园的风格,甚至还认为圆明园不过如此,这样反而侮辱甚至影响了圆明园。我觉得在在异地修建那是对圆明园的侮辱。

  主持人:那也是更大的一种误读了。

  刘阳:很多异地的圆明园建筑,只能说是一种建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