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由内生转外向 创投业寻新奶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5倍,8倍,12倍,16倍,看着这一组组数字,别以为你误入了拍卖场所,这是近几年来由于创业板开设引发的全民PE热下,各路创投机构为了争夺优质拟上市企业股权而开出的市盈率价码。考虑到以如此之高的市盈率入股拟上市企业,再加上这些企业即使能够如愿成功上市也会等待2到3年时间的时间成本,以及按照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在30倍左右的估值,2011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价格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用一句俗气话来说:那就是如今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进入了一个“狼多肉少”的时代,要想在这样一个充分市场化竞争的行业下生存下来的确是“居之不易”。

  2011年对于国内创投业机构来说,不仅仅是因为难于抢到具有投资价值的拟上市企业资源,即就是抢到了优质拟上市企业资源,随着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IPO市场低迷,创业板新股屡屡破发,再加上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质疑和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浪潮,特别是美国证券监管部门推出的反向上市新规让国内企业赴美借壳上市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接断掉了国内创投业原本长袖善舞的一大利润来源即辅导国内企业赴美上市,使得国内VC/PE机构费尽千辛万苦抢到手的拟上市企业股权退出受阻。当国内VC/PE机构把投资增值的希望全部寄托在IPO市场上市退出时,“绳从细处断”便成为2011年国内创投业真实的写照。

  国内股市的低迷不振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打压,促使国内创投业开始寻觅行业生存的新奶酪。正是在这种求生本能的刺激下,2011年国内创投业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亮点之一便是不少私募机构选择了走专业化投资路线。也就是说从过去的“四处撒网”游移不定的散放式投资转向为定向于某一特定行业“孤注一掷”精耕细作式投资。这种投资趋势表现在募资方面就是专业化基金渐成市场主流。从清科公司发布的国内创投业研究报告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在国内新近设立的新募集基金中,涉及能源、清洁技术、绿色环保等行业的专业化投资基金成为创投基金的主模式。亮点之二便是从过去主要是辅导国内企业赴美上市转向辅导已经赴美上市的国内企业私有化。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疯狂猎杀,很多赴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市盈率已经跌至5倍以下,价值洼地迹象明显。在这种状况下,继续辅导国内企业赴美上市已经是无利可图的买卖,反过来,投资已经极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概念股成为国内创投业的新奶酪。11月22日,盛大网络宣布正式达成22亿美元市值规模的私有化交易协议,这标志着盛大网络将结束2004年以来8年的在美上市记录。事实上,很多已经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已出现私有化退市的“集体现象”,这也为国内PE机构投资参与中国企业境外私有化交易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良机。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已有近20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在考虑私有化,而鼎晖投资、贝恩资本、春华资本等国内知名创投机构也纷纷借此机会开拓私有化业务,使其盈利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内生式增长转向外向式增长。亮点之三便是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做好投资顾问以及融资支持。今年以来,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很多质地优异拥有核心技术优势或者知识产权的欧洲企业不得不选择“被并购”的方式以谋取生存空间。这些物美价廉的欧洲企业不能不让国内企业怦然心动,意图通过并购方式拿下这些欧洲企业。在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历程上,少不了国内创投机构的参与。他们可以通过调研方式给出这些欧洲企业真实的生存估值,通过提供资金与行业整合、交易设计等多方面支持,在协助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资本运作过程中寻求自身更多的利益增长点,并逐渐减缓国内PE行业在Pre-IPO投资领域内的激烈竞争态势。

  2011年国内创投机构在寻觅行业生存新奶酪的过程中浮现出来的三大亮点,表明了国内创投机构正从过去主要依赖投资并辅导国内企业去国内创业板上市或者境外上市的盈利模式开始转向,私有化与海外并购日渐成为国内PE机构参与中国企业投资的两大新主题。内生转外向,标志着国内创投机构投资的升级转型。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