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西虹桥商务区欲就沪总部经济新引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02:2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余兴文 黄烨 俞时美

  西虹桥商务区欲就沪总部经济新引擎

  本报资料图片

  专家们认为,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同时,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12月13日,上海市青浦区官网发布新闻稿称,“在2011年上海总部经济年会上,作为‘上海企业总部试点基地’的西虹桥商务区重要组成部分——西虹桥总部园正式揭牌,西虹桥商务区网站也同时开通。”新闻稿称,“江苏雨润、上海星浩资本、上海润邦等11家企业与西虹桥公司签订了落户西虹桥总部园的战略合作协议书。”

  新闻稿还称,“作为上海市总部经济示范基地,西虹桥商务区将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支持总部经济、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会展会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等产业领域,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着力吸引研发、设计、营销、财务、采购、结算、投融资和培训总部入驻青浦区。”

  分析人士认为,西虹桥总部园的成立不仅将集中青浦的行政和经济等各方面资源,还将体现整个大虹桥的规模效应,并与大虹桥的上海其他区县形成优势互补,最终共同促进大虹桥的发展。

  显现区位优势

  西虹桥总部园挂牌成立在预料之中。一方面,虹桥商务区的功能定位包括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面向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的汇集地和服务于长三角地区及服务长江流域的高端商务中心,就需要为企业搭建一个平台,西虹桥总部园恰恰具有“平台”功能;另一方面,就西虹桥商务区而言,其资源优势明显,不仅交通便利、会展业发达,在后发优势方面,也集中了国家政策、产业布局等特点,而要聚集这个优势,同样需要西虹桥总部园的出现。

  专家也指出,西虹桥总部园与西虹桥商务区相辅相成。据规划,西虹桥商务区制定了“以会展为中心、以商务为主、商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战略,并将形成“一核、三区”的总体产业布局。所谓“一核”,主要是指国家会展中心及配套产业的集聚区;“三区”分别为西部总部基地与金融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北部蟠龙文化休闲与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南部特色居住产业的集聚区。

  这其中,西虹桥总部园就位于西虹桥商务区内西侧。资料显示,该总部园规划面积约2.63平方公里。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除了具备水、电、气、信息等各项基础配套外,在区域内及周边拥有大量优质、高品质的居住、商业、医疗及国际教育等资源。同时,基地范围已形成三纵四横的路网体系,规划建设的2号线、17号线蟠龙路站将充分实现了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无缝换乘。

  着重主导产业

  据了解,作为青浦区在虹桥商务区的前沿重要开发区域,西虹桥总部基地集上海市相关产业优惠政策、虹桥商务区优惠政策、青浦区根据西虹桥开发功能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为一体,并被授予了“上海市总部经济示范基地”的称号。

  在具备诸多先天和后天优势的情况下,西虹桥总部园正着力打造五大主导产业:会展服务业、创意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产业和流通服务业。其中,创意产业将集中数字媒体、创意设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金融服务业将提供支付清算和投融资服务,流通服务业将着眼于采购交易、高端商业和贸易平台。

  不仅如此,相关人士还对记者说,西虹桥总部园也会发展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服务全国、辐射长三角的文化休闲商业、教育培训业、旅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实现服务功能由经济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拓展。

  发展总部经济

  当然,西虹桥总部园并没有忘记总部经济的建设。所谓总部经济,主要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专家们认为,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同时,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集聚跨国公司总部916家,央企总部及功能机构100多家,民营500强企业总部17家,上市公司总部300多家。而西虹桥商务区总部基地依托国家会展中心,集聚行业领先的贸易组织机构总部、贸易营运型企业总部及综合企业总部,重点发展支付结算和投融资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企业。

  事实上,不光是大虹桥区域,上海其他区县同样在大力运用总部经济的概念。不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上海总部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地产建设、资金集聚作为抓手,“否则,由于土地价格的急剧上升,可能会带来总部经济的虚拟化。这也是如今很多发展中国家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面临的最大考验”。他建议,发展总部经济要保证有制造业基础,“如制造业远距上海,上海和外围地区如何形成良好的互动,将决定总部经济能够发展多久,发展多大”。

  这或将成为西虹桥总部园发展的注意方向。

  孙立坚还表示,大城市目前正在推动的“总部经济”建设,能否在当今欧美经济剧烈动荡中迅速成长起来,能否形成让服务经济做“实”而且又能覆盖国内全域的产业辐射网络,能否利用已经集聚到我们身边的世界500强企业和机构的比较优势,形成给世界带来共赢的高端服务业,这一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我们产业开放的深度,产权意识明晰的机制,公共服务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制度红利’及公平竞争所带来的‘全球化红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