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和平路:先谈还是先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13: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
不同寻常的动荡,冲击着今年的中东安全与政治格局。乱象的背后,是新旧力量交替和地区霸权争夺的暗流涌动。近年已陷入僵局的巴以和谈再度跌至冰点,国际社会的“威逼”和“利诱”,始终未能将这对老冤家重新拉回谈判桌前。
一向被视为中东和平进程主要障碍的以色列,如今置身于地区乱局,如履薄冰;巴勒斯坦方面则左冲右突,试图跳出和平进程的老框架,在巴以博弈中争取主动。然而,由于巴以双方从根本上缺乏互信,和平进程停滞不前,未来虽暂无重大冲突之忧,但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寻求“入联” 试破僵局
由于以色列政府顽固坚持扩建定居点政策,巴以和谈僵局已持续一年多,双方在边界、安全、难民、耶路撒冷地位等核心问题上的分歧不减反增。巴勒斯坦在西方国家和以色列主导的和谈框架下处境日益艰难,谈判立场被迫一退再退。
为摆脱困局,巴方转变策略,试图争取主动。9月23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向联合国递交了“入联”申请书。从巴方角度看,“入联”并非规避谈判,恰恰是一种促谈努力。巴方希望借此争取国际社会更大的同情和支持,从而与以色列在更平等的基础上谈判。
但是,担心丧失谈判主动权的以色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并与美国一起极力阻挠巴“入联”行动。其实,巴方也很清楚:在拥有否决权的美国明确反对的情况下,巴方的“入联”申请几乎不可能获得通过。
没想到,突破却出现在巴黎。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投票通过巴勒斯坦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该组织的提案。虽然教科文组织并非政治性组织,但巴方以成员国身份加入,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性,这无疑使以色列承受着更大的国际压力。
随后,以色列采取了严厉的反制行动,包括加快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定居点建设,并暂停向巴方移交代收税款等。以色列的反制,特别是其修建定居点的决定,使得巴以和谈的前景越发暗淡。
内部和解 曙光初现
在与以色列的博弈中,巴勒斯坦始终面临着内部团结的问题。自2007年以来,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在埃及的斡旋下,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5月份签订和解协议,希望结束分治。
根据和解协议,双方同意组建一个由独立人士组成的过渡政府。但是,法塔赫提名的人选法耶兹却遭到哈马斯的反对。经过长达半年的马拉松式磋商后,法耶兹宣布放弃提名,此举意味着和解协议的执行初露曙光。11月24日,阿巴斯与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在开罗举行会谈,双方均表示“成果积极”,并宣布将开始新的巴勒斯坦伙伴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法塔赫与哈马斯重新走近实属无奈之举。巴勒斯坦“入联”未成,使阿巴斯及其领导的法塔赫颜面受损;而叙利亚局势动荡也使得寄居于此的哈马斯政治局感到不安。同时,巴勒斯坦民众对双方迟迟未能开始执行和解协议深感不满,这种情绪迫使双方重新考虑内部和解问题。
不过,阿巴斯与迈沙阿勒的会面却遭到美以强烈反对。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阿巴斯与哈马斯靠得越近,那么他就会离和平越来越远”。
一线光明 前景难料
巴勒斯坦递交“入联”申请后,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公布了一份时间表,内容包括:今年年底前就领土和安全问题提出全面建议,明年3月前使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最迟在2012年年底前达成协议。
据报道,巴方已向有关四方代表提交了关于边境划分和安全问题的建议书,但以色列政府反对这种谈判方式,内塔尼亚胡坚持通过“直接的、非公开的”的谈判解决争端。其实,无论直接或间接谈判,都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只有巴以双方严肃对待谈判,切实做出让步,才能真正摆脱“为谈而谈”“进一步退两步”的怪圈。
过去一年,中东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变革,阿拉伯国家反以情绪日益高涨。内塔尼亚胡日前一番话,道出了以色列的担忧。他说,“在局势尚未明朗前,我们对于一切与以巴和谈有关的决定都必须更加谨慎。因为一旦我们作出让步,这些利益最终落入谁手仍是未知数。”
于是,2011年成为又一个和平进程原地踏步的年份。明年是美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大选年,有专家认为,中东和平进程作为选举中的重要筹码,也许在各方力推下有恢复和谈的可能。此外,以色列与哈马斯于10月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换俘行动,也增加了和谈恢复的可能性。
巴政治评论家哈尼 哈比卜说,换俘成功一方面会促进哈马斯与以色列关系的缓和,但同时以色列也不愿看到哈马斯的支持率因换俘而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以方或许会采取一定的让步,以抬升法塔赫在巴民众中的形象。
重启和谈,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综合新华社驻耶路撒冷记者袁震宇、郝方甲,驻拉姆安拉记者陈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