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工银亚洲:私有化破解资本瓶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3: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秦伟

   去年12月21日,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对工银亚洲的私有化程序,工银亚洲亦随即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成为中国工商银行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

   在银行纷纷上市之际,退市决定让工银亚洲成为关注焦点。一年之后,工银亚洲行政总裁陈爱平认为,退市不仅是必然趋势,也让工银亚洲的发展速度大幅提升。

   “要做主流银行,需要规模上的扩张,而当时的一个瓶颈就是资本。”陈爱平回忆说,退市之前,在集团内部,最大的股东工行集团希望将工银亚洲打造为海外业务的旗舰,对外,则希望工银亚洲成为香港市场的主流银行。而在上市机制下,增资则“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陈爱平透露,今年,工行集团对工银亚洲已经注资61亿港元,资本瓶颈得以缓解后,工银亚洲的增长速度更快,客户群也有较大发展。

   工银亚洲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净利润同比增幅达25%。金融市场和机构银行业务方面增长显著,税前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90%和102%。

   “(退市后)与集团的联系更紧密,对客户的服务的标准化程度也更高。”陈爱平表示,退市给工银亚洲带来的另一好处就是降低了管理成本,比如,与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就不再需要向联交所申报。

   10月14日,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公布了人民币业务中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细则。11月份,工银亚洲成功发行了15亿元次级债,成为离岸人民币次级债上第一个吃螃蟹者,同时,也是第一个成功的FDI回流个案。

   尽管,近期人民币一直承受压力,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连续12日触及跌停,陈爱平认为,这反而说明了人民币正朝着成熟方向前进。

   “自由市场条件下的货币浮动是正常的,过去,人民币在全球一直是处于单方升值的趋势,这反而是不正常的。”陈爱平坦言,对银行来说,这应看做是一个利好,“单方(升值)的时候很难做,现在有了波幅,我们就有更多机会为客户提供更多产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