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调控新政下房企的HR突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5:58 来源: 《培训》杂志
图为《培训》杂志2011年12月封面 图为《培训》杂志2011年12月封面

  ■ 策划/本刊编辑部

  ■ 执行/顾邦友   申小玉   本刊记者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华尔街的银行家爱说一句话,“涨潮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你在裸泳”,意思是表面的繁荣可能掩盖许多即使不是完全见不得人但也可疑的做法,而这些做法最终会导致金融灾难。

  这句箴言同样适用于房地产商。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2010年,中央先后出台了“国十一条”、“国十条”和“9.29新政”。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国八条”又明确提出限购政策。这一系列新政犹如给自由驰骋的房地产套上了缰绳,使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束缚。

  “房企集体进入冰河期。”专家评论说。受大背景的影响,房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注定要面临更大的考验。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有八万多家,从业人数将近两百万。新政给房企的人力资源管理——从招聘、培训到薪酬、绩效等方面带来全面的影响。

  房企人才困境与挑战

  2011年11月12日,在广东东莞举行的媒体交流会上,万科总裁郁亮表示,2012年将是地产行业的“过冬年”。“万科已进入过冬模式”,郁亮说,过冬模式有三层含义:“首先就是现金为王,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其次是积极卖房,不囤地。第三,更慎重地买地,不能买错地。”

  数据显示,2011年,内地十大标杆房企(保利、富力、恒大、华润、万科、雅居乐、金地、绿城、招商、中海)前10个月的购地金额仅占销售款的21%,创历史最低,甚至不及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2008年。

  事实上,在应激性对策背后,企业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练好内功是基础,也是关键。

  由于地产行业以往就存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调控又使某些问题更加凸显,比如人员招聘、人才培养、薪酬等方面的压力。”银城地产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蒋天伦介绍说。

  专家指出,当前的地产人才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何紧密跟随企业经营思路调整人才战略,优化人才结构?

  ·如何配置员工的合理流动,并留住优秀人才,防止高管被挖?

  ·如何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实现人力资本管控?

  以上这些问题是当前及未来地产行业人力资源部门要面对的现实难题。

  在转型期中寻找契机

  面对调控带来的挑战,房企已纷纷寻求战略突围之策,有的走多元化之路来避险,比如以绿地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开始进军能源、金融等领域;有的继续在产业链上作延伸,比如万科、龙湖、新城等试水商业地产。“这种战略上的突围带来的正是人力资源战略的转型。”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吴小燕指出。

  “我们唯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吴小燕引述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话指出,一个地产业者如果丧失信心,他的下属也很容易陷入惊慌失措之境。

  信心来自领导者对队伍的管控。“说到底,房地产企业的成败都与其团队建设密切相关。当企业利润开始下降时,既是突显团队凝聚力的时刻,也是调整人才战略的契机。”

  吴小燕建议,这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首先,HR战略应随企业周期的战略调整而调整。当企业处于收缩期时,HR战略必须作为企业战略组成部分来通盘考虑,改变HR部门以往被视为强势部门的“办事员”的现状。

  其次,把握好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力度。过去五年,地产商已经历了疯狂的扩张期,房企人工成本以近15%的平均速度野蛮增长,随着行业回归理性,地产人才需求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物业管理、商业经营及其他行业是不少地产公司内部消化和分流人员的可选路径。

  第三,重视人才类型组合的调整。长期的高速增长易使公司的人才战略强调速度效益,高度重视营销人才,而相对忽视对产品价值有直接关系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激励。

  近三年来,“地产市场走得太好,地产企业走得太快,而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并未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汉哲管理咨询集团总裁、首席专家段磊也表示。他认为,从调控的预期来看,未来2~3年将有相当一部分地产企业倒闭、停止运行或推迟开工,有远见的企业应在人才的优选、优育、优用上下功夫,从而稳健地度过调控期。

  当前的调控已引发房地产公司资金链的紧张,在投入减少的同时,如何提高培训与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比,是企业要解决的另一大问题。

  对此,赛普咨询人才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康至军提出了应对挑战的三项核心措施:

  一是以工作来培养人,优化目标与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者带队伍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强化“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发展机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并将培训嵌入其中,以组织发展促进员工发展;

  三是整合领导力发展与管理体系建设,避免领导力发展孤悬于管理体系之外。

  在具体实践中,“企业搭建一个团队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和若干个项目的磨练,所以当下的房企是有时间建立起自己的作业标准、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指标的。”段磊强调。

  “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时间不多,本轮调控之后的5~8年很可能是地产业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专家建议,如果能抓紧这一调控时间段建立起人才培养体系,房地产企业将可能在调控结束之后、市场转暖之时迅速发力并取得优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