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地产开发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4:1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孙小林
香港导演、上海浦东国际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季礼回应质疑称:
“我不是地产开发商”
本报记者 孙小林 上海报道
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香港人唐季礼决定将自己的梦想放到上海来实现,在上海的“好望角”临港新城建设一个国际化影视文化出口基地。
这就是上海浦东国际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园区,唐出任该园区开发公司——浦东国际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其旗下的香港公司也是该开发公司的股东。
作为执导过《警察故事》、《红番区》等电影的著名导演,唐在美国等影视市场工作过数年,影视制作经验丰富。
然而,从导演到商人的转变,却面临艰难的认同过程,在上海,他参与投资的园区也面临着一些质疑。
有声音认为这个园区就是一个圈地项目,是为了做房地产,有人亦对于在上海较为偏僻的地方发展影视项目能否成功表示怀疑,而唐曾两次在大理和昆明投资类似项目的“失败”更加深了这种质疑论调。
习惯了被娱乐媒体质疑的唐季礼,非常认真地接受了本报记者先后两次独家专访,就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等谈了其自身的看法。
唐季礼说,他试图将这个园区打造成为国内影视产业走出去的平台,而上海有着其他地区无法媲美的优势,对于先前的投资“失败”案例,他说那是因为其他地区缺乏“综合环境”。
“有质疑的声音很正常”
《21世纪》:一些声音认为,让曾经有两次失败经验的团队来上海投资面积巨大的园区,似有不妥。
唐季礼:有质疑声音很正常。
大理的投资是这样的。一次会议上,大理的一位主要领导参会,邀请我们去看看大理的情况,因为大理也是历史文化积聚的地方,对方希望考虑大理这个地方。后来,我们就去了,当地政府非常支持,很希望落户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基地。
可是,由于我们拟投资的这个项目是一个面对国际市场的国际性项目,虽然我们做了方案,但我们考察后还是觉得当地的地理环境等无法提供给这个项目必要的外部环境,所以就没有在大理继续做下去。
应该说,这只是一个做方案的过程。
《21世纪》:那昆明的项目呢?还签约了。
唐季礼:我是云南省政协委员,在一次会议上,我对于如何振兴云南的文化产业,做了一个专题发言。这个发言被昆明主要领导听到了,他们希望我把项目放到昆明。
并且之后还和云南省主要领导做了报告,他们希望我们能够考虑在云南发展,提供了一些选址给我们。当时我就请了不少导演一同去考察,考察完之后政府也非常支持。
但2007年中央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还未出台,且昆明当地所需要的人才落户政策、基金的准入政策、保税政策、相对的优惠政策等各方面,当地政府无法落实。
由于没有这个配套的政策落实,项目无法进行,所以说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和钱,但当地配套缺乏,项目中止。
“我不懂地产开发”
《21世纪》:那为何会想到落户上海?
唐季礼:1999年,龙永图先生请我回来参加一个研讨会,我发言就说了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当时我就建议浦东要做这样一个项目。不过可惜我当时还在海外发展,对于国内的情况不太了解。
2000年到2005年期间,我则尽力去了解一些内容,发现国内影视产业的创造水平、科技支撑水平和国际有相当大的距离。
我就给相关部门写了报告,所以2005年在北京京西宾馆开了一个论证会,大家都认为要做这个事情。
之后一直和上海方面联系,最终确定在上海投资,因为我觉得上海综合环境配套已经非常完善。
《21世纪》:那上海方面能实现你说的“综合环境”配套?
唐季礼:现在外部综合环境非常好,是因为上海有保税港的政策,这样文化产品进出口就非常便捷和优惠。
加上现在中央政府对于文化产业非常支持,比以前要有更大力度,所以综合环境很好。
而且浦东新区政府也非常支持,浦东方面上个月刚刚出台对于文化产业支持的政策,是一种很实在的支撑和推动。
《21世纪》:那你主要负责什么?有声音对于将整片土地给你有不同意见。
唐季礼:产业园绝对不是一个地产项目,我不懂地产开发,所以我不是地产开发商。
我主要是招商,提供文化产业方面的服务,尤其是后续服务。
很多影视园区开发完了,开发商卖完房子就走了,比如,上海西部的某外国风情小镇,建设完了,里面招不到欧洲的人来投资。
可是我这边,不仅负责招商,还有将来园区发展的管理等持续提供服务。
《21世纪》:那这个影城仍然会被外界理解为一个游览、拍摄的项目,似乎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颇有疑问。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区?
唐季礼:上海建立这样一个园区,等于建立一个平台,是海外文化影视产品进入中国的一个总部,也是国内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生产基地,所以必须了解海外市场的发展,借船出海。
这个园区主要是从根本上面,为上海发展文化产业人才,主要是电影、电视方面的人才,形成一个产学研功效一条龙的服务。
园区定位主要是影视产品的制作与生产,面对全世界,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和“黄埔军校”。
这方面我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我曾经在嘉禾等各大影视集团工作,在园区的服务上,引进国内国际团队,我这边也是有经验的。
《21世纪》:那你计划几年内实现预期目标?
唐季礼:我认为5年内能上轨道。
招商比我们开发要走在前面,我们在做规划的同时,就在招商。在这1年半中,新西兰、美洲、东南亚的电影产业投资商和从业人员都已来过考察,很多要签订协议,目前前期的招商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
现在还要等政府规划落地完成,才能全部推动这些项目。我认为,这些项目对于重振上海电影事业,影视文化走出去作用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