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良好投资环境促企业快速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5:52 来源: 经济日报

  错落有致的黔西北民居,依山而建;整齐划一的力帆时骏生产厂房,排列在宽阔的大道两旁。

  12月10日,记者来到曾因“难题乡镇”而出名的贵州省毕节市小坝镇,一幅当地居民与汽车企业和谐共生的场景展现在眼前。

  “力帆时骏集团的入驻让村民的房子宽敞了,环境好了,交通方便了,职业固定了,收入提高了。”小坝镇镇长周剑谈起力帆时骏给当地带来的变化,透出一脸的兴奋。

  长年在外务工的靳光强,去年年底通过招工考试进入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公司,现在月工资3000元。“长年累月孤身在外的滋味不好受。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也不错,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很幸福。”谈起新工作,靳光强激动不已。

  据周剑介绍,力帆时骏的建厂,已让小坝镇1500多名务工人员实现了在家就业。力帆时骏给小坝镇带来的改变远不止这些。它还使一个濒临破产的车辆厂,用不到4年的时间,实现了起死回生,让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工业城在黔西北大地迅速崛起。

  根据规划,未来5年内毕节地区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杭瑞高速、厦蓉高速穿境而过,成贵快铁等多条铁路纵横交错,毕节有望在“十二五”末期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从而使毕节对外可以通江达海,对内可以与周边省份连成一体。

  “毕节处于涵盖广东、广西、成都、重庆、湖南等重点省(市、区)的‘300公里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把生产基地建在毕节,力帆时骏要北上南下、东进西扩都相当便利。”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公司董事长马伟亮表示。

  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在项目建设期间所给予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更让力帆时骏坚定了留下来发展的信心。毕节地区抽调2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吃住在工地,专门为力帆时骏提供服务;公安部门在园区设立警务室维护秩序;地委督察局专门对相关情况进行督察落实;供电部门为项目建设了110千伏变电站,并派一个电工组长期驻守,维护电缆;生产建设涉及到的地、市有关部门随叫随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贵州省有关部门在贴息贷款、技改资金支持、汽车生产许可证、用地手续等方面也给予力帆时骏大力支持,多家省直部门上门服务、解决问题。在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下,力帆时骏用一年多的时间,走完了按常规至少要三四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建成了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载货汽车制造基地,创造了“加速发展”的奇迹。

  力帆时骏的一期项目于2007年9月动工,于2009年5月投产;二期技改项目于2009年12月启动,2010年8月9日全面动工,今年9月正式竣工。

  在力帆时骏的带动下,很多汽车配套企业也迅速在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据马伟亮介绍,围绕力帆时骏整车配套服务的零部件生产厂家达200户左右,目前已有20多户规模较大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入驻园区。

  “贵州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之路,是对国家、对百姓负责的务实之举,有这样的战略眼光,我敢投资;各级政府作风优良、执行力强,有这样的良好环境,我敢投资。”马伟亮表示,力帆时骏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年产值过300亿元的现代汽车工业城。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纵论贵州发展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