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上榜两湘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11:38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雍君 长沙报道

  12月12日晚,2011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在嘉里中心揭晓,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和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这两位湖南人双双入榜十强,一时成为湖湘美谈。

  巧合的是,詹纯新和龚曙光都是湖南常德人,常德人素有“湖南的犹太人”之称,从商从政表现突出者不少。詹纯新执掌的中联重科,是全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也排入前八位。龚曙光统帅的中南传媒,也是国内出版传媒界的领军企业,时有引领风骚之举,被誉为文化产业改革的一面旗帜。

  詹纯新所在的工程机械行业和龚曙光所在的文化产业,都位居湖南七大千亿产业之列。这两个产业恰好也是资本与实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湖南产业板块,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拥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三家上市公司,文化湘军也聚集中南传媒、电广传媒、拓维信息和天舟科教四家上市企业。

  詹纯新和龚曙光的当选,是在湖南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一个体现,或可视为湖南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的一个缩影。

  异曲同工

  仔细比较詹纯新和龚曙光的履历,异曲同工之处不少。詹纯新的家乡汉寿和龚曙光的家乡澧县,均隶属湖南常德市,相聚仅百来公里。常德话在湖南方言中属于跟最接近普通话的,常德人在商业上的运筹能力,在以“霸蛮”著称的湘人中较为突出。

  龚曙光曾在一次内部讲话中,从文化的角度对常德人的优缺点有过总结。他认为“常德人的优点是基础教育比较好,喜欢读书会读书,重情商,有比较好的执行力;劣势是缺少韧性”。并认为湖南人的性格中,惟一可以和常德形成很大层面上互补的文化是湘西文化,“湘西人有一种许三多式的表面上的木讷、执拗、倔强和韧性。

  追求湘西人“求大成不取小巧”的龚曙光,大学毕业后曾在湘西的吉首大学当过讲师,后来考上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又接受齐鲁文化的熏陶。与之相似,常德人詹纯新也选择了在远离家乡的西北工业大学求学,同样也有过毕业后留校教书2年的经历。

  龚曙光曾给属下推荐《士兵突击》,表示许三多和成才都是其欣赏的类型。其实,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假如说成才就是情商比较高善用智慧的常德人,那么许三多则更多体现出湘西文化、大西北文化的一种直接、执拗。

  学工科的詹纯新后来回到湖南,在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做到研究员。1992年,37岁时任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个人拿着借来的50万元开始创业之路,一个工程机械王国由此肇始。

  做过教师,当过文联办公室主任,担任过酒店执行总经理的龚曙光,2000年领命筹办《潇湘晨报》。2001年,《潇湘晨报》创刊即风行三湘,学文科出身的龚曙光更多以一个商人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产业,这份烙印也一直体现在报纸上,龚自此开始挥写另一份精彩。

  合纵连横

  创始人身份出现的詹纯新和龚曙光,所领军的中联重科和《潇湘晨报》,都在各自的领域以异军突起之态成长迅速。

  詹纯新的中联重科,2000年在深圳A股上市,2010年在香港H股上市。担任潇湘晨报社社长的龚曙光,此后又陆续担任了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红网董事长。2010年,中南传媒在上海登陆A股,成为资本市场第一只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股,一举成为中国出版业龙头股。

  在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上,获奖理由中詹纯新的“并购”与龚曙光“跨界”,颇有似曾相识之感。事实上,俩人的合纵联横之术皆运用娴熟。

  中南传媒旗下有着多家出版社,大都是改制而来的事业单位,潇湘晨报和红网,则是完全以新面貌出现,机制与传统出版单位迥然不同。龚曙光表现出很好的整合能力,敏锐地把握了文化产业发展大势,在未被列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情况下“自学成才”,在短短966天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第一支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股和中国出版业龙头股。

  上市之后借得资本力量的龚曙光,开展了一系列的“跨界”行动,与华为共同注资数字出版平台和电子书包基地,与中国联通共同推进联通悦读平台,与中国移动共同构建手机报网络,与中广传播共同打造三网融合创新教学平台。

  詹纯新的并购战略,在中联重科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其带领的中联重科,截止目前共经历了9次跨地域、跨国界的并购整合,而每次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2003年对浦沅集团的重组并购和2008年对意大利CIFA的收购尤为经典。詹纯新和其管理团队,以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为基础,以无形资产激活有形资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融合与协同,使9家先后加盟中联重科的企业均重新焕发生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乃至被誉为重组并购的“中联模式”。

  与中南传媒966天运作就登陆A股媲美的还有中联重科的H股计划。2010年5月的中国企业家活动日上,本报记者在电梯偶遇刚获评“袁宝华管理金奖”的詹纯新,问中联重科在资本市场有何新计划。詹指着旁边的湖南国资委领导回答一句“这个得听领导的”。但7个月之后,中联重科即登陆H股。

  后来中联重科的高管跟本报记者承认,该公司的H股从计划到实施,也就半年时间。在其主要竞争对手三一重工和徐工今年的H股计划均受滞于市场行情的情况下,这个时间段的选择,今天更显得价值非凡。

  决心“传统出版业的终结者”的龚曙光以“如果在我这一任上中南传媒再不做数字出版,那么我就是历史的罪人”来昭示决心,相较于贝塔斯曼或者迪斯尼这样的航母,其新兴出版业的探路人可谓任重道远。

  而对已经挤进工程机械全球前八的中联重科詹纯新来说,在今年国内“增长依然持续,增速已然放缓”的形势面前,其“包容、共享、责任”战略融入国际更显急迫。相较于去年年报中出口不到10%的销售占比,如何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将决定中联重科是否成为一家全球公司的试金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